个案心理辅导案例设计

个案心理辅导案例设计

ID:6549726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17

个案心理辅导案例设计_第1页
个案心理辅导案例设计_第2页
个案心理辅导案例设计_第3页
个案心理辅导案例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个案心理辅导案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方案——人际交往障碍的辅导背景孩子是初一男生,出身于军人家庭,聪明机灵,但上课爱动,爱说话,经常干扰老师讲课,各科老师都到班主任那里告他的状;不写作业,学习成绩不好。非常冲动,曾经在课堂上跟老师顶撞,发生冲突。在班上,是个小霸王,拉帮结派做龙头老大,不断和班级其他看不顺眼的同学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每次都以动手打架为结局,有次还把别人打伤。被老师批评教育多次不见效果,家长非常着急,跟班主任苦诉自己也管不了孩子。分析孩子每次发生冲突时,我都是先问清楚事情的缘由,通过对他行为的观察和思考我发现了孩子的行为方式。他经常首先发起挑衅,然后双方冲突。我想这样的行为

2、方式和他的成长应该有很大关系的,我通过平时和孩子谈心的方式,还有多与孩子家长和以前小学老师沟通的方式,了解他的成长情况:1、特殊的成长历程。孩子的父母一直都很忙,没多少时间对小孩进行教育。自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上初中以后就在学校寄宿。2、多人参与教育且教育方式各不相同。爷爷是老一代知识分子对孩子的要求是严格;奶奶对他非常娇惯;妈妈不常见他,所以对他很放纵,从小给他买很多好吃的,刚懂事就给他不少钱;和爸爸关系比较疏远,爸爸是个军人,平时不苟言笑,说话语气口号式命令式,脾气比较暴躁,对他的教育以打骂为主,比较暴力。所以他害怕爸爸。3、孩子在小学的时候,由于奶奶妈妈的骄纵

3、,他从小就是家庭的中心,习惯所有的人和事符合自己的要求。入学后,他不会和别的同学相处,在班上当起了小霸王,经常对别人指手画脚,稍有不顺就暴力解决,这样他的行为慢慢被定型。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于是老师通过各种方法想让他认识到自己错了,但是这时他已经无法接受还有人说自己错了的事实了。诊断及辅导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如果发现了孩子的问题,我们就要及时反思家长的行为,反思家庭里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而不是紧紧地盯着孩子不放。我采取了以下做法:1、我召开了一次孩子的家庭聚会: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提出建议,希望他们在教育上首先应该统一做法,奶奶在教育的问题上不能再纵容,对孩子的

4、爱可以体现在生活中的照顾,还有心灵上的沟通等方面。而爸爸妈妈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多进行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因为我认为孩子现在正处于青春期,同时也是孩子的反叛期。如果还是进行粗暴的教育,除了使孩子依样画葫芦外,还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起不到任何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在青春期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对他进行单纯的说教讲理,可能很难听得进去。所以首先家长应该作为孩子的好榜样,言传身教地让孩子认识到怎样才是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另外,在平时的活动中多对孩子进行教育熏陶。2、由于孩子是寄宿的,所以我可以在平时多对孩子进行训练。例如有一次,孩子在宿舍

5、又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问题和其他同学打架了。我分别找到了两位当事人了解情况。孩子一来到我这里没等我发话就开始很冲动地拍桌子骂同学不对:“他…………”吧啦吧啦讲了一大堆。我一直冷处理。他见我一直没回话,觉得很奇怪,一边讲一边观察我的反应。后来越讲越慢,越讲越小声。我见他冷静下来了,就和他说:“把这件事用‘我,……’描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清楚自我的行为。他用第一人称描述完后,我再对他说:“你一直都是在讲这件事别人错在哪里,现在你回想一下,你自己有没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这件事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他一直想了5分钟后才慢慢的开口:“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是我先用语言挑

6、衅××的,是我先动手的……”。然后我又要求他至少找出两种更好的解决办法。其实他和同学冲突的最本质问题是他没有合适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相处,而我要做的就是慢慢帮他建立与人交往的合理模式。让孩子学会合适的行为。个案启示 1.每个个案都有其特殊的地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辅导前应了解清楚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找到根本原因再决定对策,进行辅导时,也不能一种方法应用到底,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分析他们问题的原因,及时观察其心理变化,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方法。2.个案辅导时老师与学生是双方互动的过程,没有信任、真诚和尊重,辅导工作会寸步难行,这就需要老师具有相当的亲和力和沟通技巧。在进行人际交往辅

7、导时尤其应该注意这点,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本身就是一种交往的过程,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尊重、理解,那么学生就不愿与教师交往下去,辅导也就无法进行了。3.人际交往辅导有很多技术可以采用,如系统脱敏、角色扮演、合理情绪疗法、空椅子技术等,在运用时要基于事实灵活采用而不能生搬硬套。4.帮助学生的心理辅导有连续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咨询与现实中的行动结合起来,不但使学生改变不合理的交往观念,还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正确的交往技巧和他人交往,改善人际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