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某广场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施组某广场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ID:6584197

大小:1.05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1-18

施组某广场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施组某广场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施组某广场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施组某广场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施组某广场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施组某广场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施工组织方案………………………………………………1三、基坑支护……………………………………………………11、施工顺序………………………………………………12、测量、监控与检(试)验………………………………13、应急措施………………………………………………34、锚喷施工………………………………………………3四、质量标准……………………………………………………10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16六、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1717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东、北两面距主干道路约10米,西、南

2、两面分别距桩基民房约15米和10米,且南、北两面均有砖结构临时房屋,基坑1、2、3区均为-11.00米,4区为-6.00米,据甲方介绍该工程土质为粉质粘土,无淤泥、流砂,地下水不丰富。本支户工程的设计方案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主要采用超前锚管加喷锚网支护设计,在A-A断面和B-B断面分别有一排和二排预应力锚索加腰梁,以增加该断面的抗位移变形能力。二、施工组织方案该工程基坑深,支护面积大,甲方要求工期紧,周围环境对基坑的稳定要求高。为了确保支护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我们根据设计方案要求,对该基坑边坡支护施工采用工序设计。三、基坑支护1施工顺序根据设计院的基坑支护设计图纸,本工程基坑支护为土钉

3、(喷锚)支护,为了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本工程决定先进行基坑支护和地下室土方开挖的施工,然后工程桩的施工。2测量、监控与检(试)验锚杆(索)+土钉墙+微型钢管桩联合支护是一种先进的既快、又安全而且节省投资的新施工方法,其先进性就是其充分利用了周围边坡土体的自稳能力,其设计是一种与施工密切相连的反馈式动态设计,即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开挖出的实际地质情况及边坡周围建构筑物17的沉降变形情况以及抗拔试验结果,随时对原支护方案进行调整和补充,即在不断调整补充改进中施工,在施工中根据各种情况反馈为设计提供修改补充依据。鉴此,施工中的测量、监控与检(试)验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这次的设计及施工特点每天每机锚喷

4、的面积约为35平方米。A、基坑测量:(1)测点布置。在基坑周围共设12个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点。在基坑周每隔20m设一个沉降观测点。在周围建筑物上及地表设多个网眼观察点。具体各测点布置见施工图。(2)量测时间。量测时间遵循以下原则:a、原则上每天定时测一次b、下大雨后2-4小时内增测一次c、开挖段在开挖前后各量测一次d、对变形收敛较慢的点,每天增多量测一次e、对变形较做成较危险地段可每小时量测一次(3)各点量测时间及变化均以时间—变形图形式直观反映贴于施工办公室。B、基坑鉴控:(1)四周建筑物监控:对周边建筑物构筑物,事先对其现状进行摸底记录和标记,对各种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对其安全性进行

5、及时评估。(2)对边坡内土体进行监控17因基坑边坡内土体看不见摸不着,其内在变化较难及时发现,为尽早了解其变化,可视土质等情况采用应力应变片对土体内锚杆进行监控,及时了解锚杆受力情况和变形部位,从而了解边坡土体实际变形滑移的位置及趋势等情况,从而对边坡土体的安全性能尽早地进行评估。C、试验、检验:(1)对各种建筑材料进行及时检验,以确保材料合格。(2)锚索、土钉试验均现场随时抽检。3、应急措施因区域地质资料,地下许多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实际施工时,应有一定的措施,随时准备处理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a、场内保证有足够的建筑材料,以备有特殊情况时能迅速处理。b、保证有一名钩机手24小时在工地。c、严

6、格落实值班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4、喷锚施工(一)操作工艺1、锚管制安根据设计要求将一条6米钢管加工成花管做为锚管的下半段,花管的泄浆小孔孔径约为15mm,对称错位制孔,且锚管前端部加工成封闭式圆锥形,便于送管和减少泥砂进入锚管。为防止锚管在送管过程中掉入孔中,在钢管穿入一根限位钢筋,锚管采三块10×20管铁焊接,在送管过程中将管旋转利用钢管自重和人力送入,如遇阻力无法送入17时,可用挖掘机斗将锚管垂直压下送管。锚管注浆要饱满,根据情况可采用止浆加压。2、喷射混凝土的浇筑喷射混凝土采用标号425#的普通水泥、中粗砂、小碎石和适量的外加剂拌合而成,其强度等级为C20。其配合比按试验记录。喷射

7、前,打湿和清理干净喷射面,喷射的工作压力在0.4-0.6Mpa左右,喷射时应由下而上进行螺旋移动喷射,喷射过程保证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喷完后应及时清理回弹料和底部松散层,否则交界面会粘结不好,出现层面渗水。锚索张拉的预应力损失,须抽测部分锚索而定。在喷射时遇到较强渗水时应安置渗水管。在搅拌机中按一定配合比搅拌成混凝土混合料后,再由喷射机通过胶管从喷嘴中喷出,在喷嘴处不再加水。喷射混凝土中由于水泥颗粒与粗骨料互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