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米易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草案)

攀枝花市米易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草案)

ID:6610611

大小:37.03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1-20

攀枝花市米易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草案)_第1页
攀枝花市米易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草案)_第2页
攀枝花市米易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草案)_第3页
攀枝花市米易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草案)_第4页
攀枝花市米易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草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攀枝花市米易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草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6年1月17日在米易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上  米易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  伟  第一章  “十五”经济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各族人民,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县域经济民营化、经营城市三大战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国民经济

2、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十五”计划实施以来,全县经济发展速度逐年加快,五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4%。“十五”末,全县生产总值达22.02亿元,在“九五”末的基础上增长1.5倍,在2002年的基础上翻1番,提前两年实现经济总量五年翻番的目标;人均生产总值也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6.47、1.87亿元,分别以年均19.4%、39.2%的速度快速增长。  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资源综合利用步伐加快。  “十五”期间,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占全县生产总

3、值的比重由“九五”末的38.1:33.1:28.8调整为“十五”末的23:46.4:30.6。种植业扩大了蔬菜、烤烟及林果类经济作物的面积,畜禽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能源、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建筑建材业、电冶化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五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三、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  “十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2.4亿元,比“九五”增加34.4亿元,年均增长速度53.4%,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农田水利、生态环境、

4、交通、能源、城乡电网、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进一步加强。  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九五”末的2549元提高到“十五”末的3576元,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九五”末的6732元提高到8000元,年均增长3.5%;贫困人口脱贫5687人。城市环境更宜人居,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五、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全县进行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县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企改革基本完成,所有制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招商

5、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共引进项目195个,引进资金19.4亿元。  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旧城改造和县城新区建设稳步推进,县城道路、供水、供电和排污设施进一步完善,河滨公园改造和景观长廊建设全面完成,城市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  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巩固“普九”工作成效显著。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成,农村合作医

6、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合法生育率由“九五”末的92.16%提高到94.01%,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九五”末的7.35‰下降到4.77‰。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  民区经济快速发展。民区生产总值由“九五”末的6408万元提高到24437万元,年均增长30.7%;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九五”末的1226元提高到2912元,年均增长18.9%。  生态环境进

7、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由“九五”末的57%提高到59%。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成效显著,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统计、人事、气象、民政、民宗、地方志、司法行政、信访、档案、保密、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等其它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十五”期间,尽管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1)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与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2)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较低。(3)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还很艰巨。

8、(4)发展资金短缺,融资渠道单一。(5)人才队伍的建设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弱。  第二章  “十一五”面临的发展环境、机遇及条件  一、发展环境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中上收入国家迈进。四川省也将在“十一五”期间整体上从工业化初期阶段转变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将带动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实现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体制性障碍进一步显现,继续深化改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