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调研】鄂尔多斯国税的历史新跨越

【工作调研】鄂尔多斯国税的历史新跨越

ID:6616027

大小:3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20

【工作调研】鄂尔多斯国税的历史新跨越_第1页
【工作调研】鄂尔多斯国税的历史新跨越_第2页
【工作调研】鄂尔多斯国税的历史新跨越_第3页
【工作调研】鄂尔多斯国税的历史新跨越_第4页
【工作调研】鄂尔多斯国税的历史新跨越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作调研】鄂尔多斯国税的历史新跨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作调研】鄂尔多斯国税的历史新跨越【工作调研】鄂尔多斯国税的历史新跨越——鄂尔多斯国税“十五”期间税收分析及“十一五”展望发布日期:2007年5月31日○鄂尔多斯市国税局课题组鄂尔多斯国税的“十五”是辉煌的五年,是历史新跨越的五年,五年累计入库税收122亿元,远远超过了前50年的总和,“十五”的第一年,国税收入就突破了10亿元,达11.22亿元,2004年突破了20亿元,达22.65亿元,2005年更是突破了50亿元,达59.44亿元,占全国税收总收入30866亿元的千分之二,为促进国家、自治区和全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做

2、出了巨大的贡献。经济决定税收,鄂尔多斯国税的巨大跨越首先是鄂尔多斯经济的巨大跨越。“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先后提出“三化”互动的基本构想,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总设计,逐步形成并确立了集中发展、建设现代化新城市的发展战略,鄂尔多斯产业开始向高级化、集约化、集成化的新阶段发展。为各项税收的大幅度增长创造了坚实的基础。一、“十五”期间国税总的收入情况“十五”期间全市国税收入达122.03亿元,年平均增长幅度在30%以上,“十五”期间国税收入总排名进入到全区前三名的行列,特别是2005年进入了全区第一的排名。二、2005年国税收

3、入分析(一)总体情况2005年,全市国税各项税收完成594425万元,剔除不可比的增值税免抵调库数41400万元、车辆购置税25396万元后,按可比口径计算为527629万元,与2004年的226541万元相比增收301088万元,增长132.91%,其中:增值税406980万元,同比增收198385万元,增长95.11%;消费税954万元,同比增收631万元,增长195.36%;企业所得税101027万元,同比增收92609万元,增长1100.13%(主要是神华集团由汇总缴纳改为就地预缴);外资企业所得税15820万

4、元,同比增收8959万元,增长130.58%;个人利息所得税2848万元,同比增收504万元,增长21.5%。各税种所占比重和各地税收在全市所占比重如下图(剔除不可比的车购税因素):(二)全区排名从全区国税系统来看,2005年我市国税收入的总量和增长额均跃居全区第一位(不包括增值税免抵调库)。(三)税负与弹性剔除当年不可比的神华集团所属企业改变纳税地点缴纳的所得税8亿元、车购税2.5亿元和增值税免抵调库4.1亿元等因素后,按可比的同口径计算,2005年我市国税收入的宏观税负为8.15%,税收对GDP的弹性为2.19。“

5、十五”期间我市国税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如下表:说明2000年国税入库9亿元,GDP总额150亿元。2005年GDP总额年初公布数550亿元,“一会两节”公布数600亿元,本分析按550亿元计算2004年全国(包括地税)宏观税负18.8%、税收弹性1.5;自治区(包括地税)宏观税负11.5%、税收弹性1.7。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的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是比较低的,也表明我们是很有潜力的。这里,先解释一下税负和弹性。税负,也叫做税收负担,即税收与税源的比例关系,通常用税收收入指标与相关经济指标来相比。即:税收负担=税收绝对

6、量÷相关经济指标绝对量上面计算的国税收入与GDP比较的税负一般称为宏观税负,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的税收负担,与其相对应的还有微观税负,是指具体纳税人所承受的税收负担。所谓弹性,是指两个增长率的比例,即:弹性=A2-A1/A1÷B2-B1/B1税收弹性=税收的增幅÷相关经济指标的增幅=(本年税收-上年税收)/上年税收÷(本年经济指标-上年经济指标)/上年经济指标=(本年TAX-上年TAX)/上年TAX÷(本年GDP-上年GDP)/上年GDP税收弹性的计算结果有三种情况:<1,表明税收的

7、增长比经济的增长慢;=1,表明税收的增长与经济的增长同步(理想值);>1,表明税收的增长比经济的增长快。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税收的增长要与经济的增长保持平稳并略快于经济的增长的实际要求,当前,我国的税收弹性应当≥1。税负和弹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税负是一项静态指标,弹性是一项动态指标,两者的联系是,当税负上升时,弹性大于1,当税负下降时,弹性小于1;反之,当弹性大于1时,税负就上升,当弹性小于1时,税负就下降。上表说明,“十五”期间,我市国税收入呈高增长态势,宏观税负均在5%以上,税收弹性大于1,国税收入的增长快于

8、经济的增长。下面再解释一下为什么要使用GDP指标?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有三种计算方法,从不同方面反映其构成。一是生产法:指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增加值—增值额—利润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