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课标年段目标与内容

研读课标年段目标与内容

ID:6632491

大小:10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1-20

研读课标年段目标与内容_第1页
研读课标年段目标与内容_第2页
研读课标年段目标与内容_第3页
研读课标年段目标与内容_第4页
研读课标年段目标与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读课标年段目标与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研读课标年段目标与内容关注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毛海鹰第一部分:解读新课标的年段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

2、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说明:因上学期已经重点比较,这里只

3、是简单呈现)这3-6条标准指向的是学生的理解层面。(“理解”:以标准为导向,通过自己的解读,根据学情而挑选、转化而来的,因此,它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潜隐性。理解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内容涉及词句和篇章。)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理解能力教学目标词句了解词句解词句,明作用理解、辨别、推想、体会篇章感受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揣摩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抓文体来教学基于对课标的解读,我们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需要重视:14(1)抓关键词句:理解它们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其感情色彩,推想它们的内涵,体会表达效果,学会遣词造句。在教学中,

4、除了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文后安排的此类专项练习,更要敏锐地从文中发现可供训练的语言点。  (2)抓篇章结构: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是在“教理解”,其实质是让孩子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而课标中要求孩子不但要知道写了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甚至了解还可以怎么写等内容。(3)抓读的训练:以感悟式阅读,探究性阅读为主要方式,加大思维训练力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学生的视角从美丽的图画转移到优美的文字,在与文本的对话及同学的交流中,

5、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并适时移情,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4)抓语言积累:积极运用积累的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整个小学阶段积累的大量词汇、名言警句、富有表现力的优美语段,只有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不断地被调用,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底蕴。学以致用,强化积累,并对自己语言仓库中的存储进行激活、调动、重组,学用结合,增强底蕴。  (5)抓文体的辨别:明确记叙性、说明性课文及诗歌的基本特征和教学重点。在对不同文体课文的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应有所区别。诗歌宜一边朗读一边

6、想象描述的情境,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熟读成诵。散文特别是借景抒情的美文,理解景物的境,体会作者的情,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言。叙事性文章,宜先了解事情梗概,再抓住重点部分发表感受,借鉴写法。说明性文章,宜在初步了解说明了什么之后,有重点地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这样,就能避免不同文体的课文教法大一统、抓不住不同体裁文章特点的局面。当然,具体到教学某一篇课文的侧重点,则要因文而异。同样是写景的课文,课文不同,应有不同的侧重点。第二部分:梳理本册教材的单元组成第一单元:壮丽山河单元共性:从内容上考虑,单元主题可概括

7、为“壮丽山川”。这一单元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山河之美,还要让他们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此外,还要关注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一是抓住景物的特点;二是不同的观察顺序。14文本个性:课题体裁教学要点长江之歌现代诗歌围绕中心句来突破结构教学,要以读代讲,补充相关的课程资源,包括歌曲、音像视频等。三亚落日写景散文抓住时间顺序梳理课文,品读比喻句体会落日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特点,感受动词之准确精巧。烟台的海写景散文按冬春夏秋的季节顺序理文脉。“总—分—总”的整体结构突出了文章重点和景物特点。先品景

8、后悟人。“景”与“人”相得益彰。《记金华的双龙洞》写景散文按游览顺序理清文脉,洞口的高、大,从外洞进入内洞的孔隙窄、险,内洞黑、奇、大。全文还有一条暗线,就是溪流的路径。感受作者匠心独运和用语简练准确。第二单元:正义必胜单元共性:共3篇文章,都是叙事性的。三篇文章的内容都与战争有关,中心各有侧重,英勇抗击、巧妙周旋、菩萨心肠,很好地反映了“正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