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电台网络融合的技术探讨

1991.电台网络融合的技术探讨

ID:6664276

大小:10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21

1991.电台网络融合的技术探讨_第1页
1991.电台网络融合的技术探讨_第2页
1991.电台网络融合的技术探讨_第3页
1991.电台网络融合的技术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1991.电台网络融合的技术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台网络融合的技术探讨电台网络融合的技术探讨电台的网络系统经过1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办公网(与互联网连接)和播出网两大网络系统,电台正在享受网络技术带来的便捷、高效、共享。我台的办公系统、新闻采编等系统运行在办公网中,与播出有关的节目制作、编排,广告管理系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运行在播出网中。由于考虑到网络安全的原因,这两个网络各自独立运行,物理上互不相连。现有情况下大量的采访录音、MP3、新闻稿件、购买的节目等数据无法在两个网络中交互使用,各频道的编辑记者现在已经大量使用固态采访机(PAW),它是以文件的方式存放音频,而音频文件只能通过重新灌录一遍才能在播出网中使用和编辑,

2、同时由于数据完全隔离,节目监制、编辑、主持人也无法在异地调用台内的数据资源。如果能将办公网和播出网融合到一起,那将会使采编播的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现阶段两网融合还存在有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病毒的侵害及黑客攻击,两网一旦互联,播出网的计算机系统将完全暴露给外网,极易受到病毒的侵害,黑客对播出网的攻击行为严重威胁着播出的安全,最直接的后果是:音频文件及重要数据被窃取、大量音频资料被删除、系统失去控制不能按照正常播出秩序播出、音频内容被篡改导致播出严重事故,系统完全瘫痪致使整个电台网络播出瘫痪。2、播出网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应用系统软件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系统漏

3、洞升级;3、安装网络杀毒系统可能对制播系统产生不可预知的问题,特别是播出十几套节目的大制播系统更易出现问题,即便安装了网络杀毒系统,也是一种被动滞后的措施,也同样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升级;4、系统中安装软硬件防火墙同样也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升级;5、直接使用人员大部分都是编播人员,对网络系统安全设置、使用不够专业。正因为互联网的社会渗透性它又是黑客发动攻击的最有效通道,广泛存在于计算机的病毒,通过互联网能够迅速传播到网络的每一台计算机,破坏性越来越强,黑客攻击手法不断翻新,从攻击破坏到控制窃取无处不在。在广播电台要求播出是安全第一位的,与互联网的快捷被其安全性所抵消,是制约发展的技

4、术瓶颈之一。带着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的思路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2006年广电总局科技委广播专业委员会委托天津电台牵头课题《音频制播网和互联网之间安全、高效信息交换的研究》,我们测试了当时在该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它们是基于USB传输文件的安全隔离网桥技术,基于PTCP协议的音频安全网桥技术及“音频水印”技术等。一、基于USB传输文件的隔离网桥采用两台PC机作主机,分别连在播出网、办公网系统上,在两网主机之间,使用带存储转发芯片的USB双端电缆通过USB端口连接,在两台主机上分别安装自行开发的USB驱动程序和专用程序,用于存储转发芯片的控制和文件检测、传输。使用带存储转发芯

5、片的USB双端电缆,这是一种非标准的物理连接方式不被任何一种网络技术所支持,在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都采用了和现在网络技术完全不同的技术和协议,为独特的带存储转发芯片的USB通讯电缆专门开发了排他的通讯驱动。在实现播出网和办公网之间安全传输信息时,要保证播出网和办公网之间没有任何其他可能的数据传输方式,因为通讯的一端是位于播出网的,在播出网安装任何协议软件都是不可以的,完全私有的协议不会同时在播出网、办公网被其他协议代替和接管,保证链路不会失控。二、基于PTCP协议和消息隐藏技术的音频安全网桥电台网络融合的技术探讨使用双主机嵌入系统式设备,采用数据通信链路多环节自主协议,结合设

6、备间特有的物理层网络通信设计,本身的抗病毒、抗入侵、稳定性较高,对黑客通过网桥对内网的各种攻击的隔离作用也较高。音频安全网桥的通信模式是以TCP/IP协议为框架的自定义网络通信协议(PTCP协议),具有TCP协议的优点又具备自定义协议的安全、保密,加密和未公开的特性,增加了攻击的难度。在协议处理上采用类似ICMP筛选器或防火墙上ICMP过滤功能,能将自己主机的消息全部隐藏,防止黑客探测和攻击。计算机病毒多种多样,攻击的方式也非常繁多,很多杀毒软件都是根据病毒的特征码来查找病毒并将其清除或隔离,这都是被动的方法,病毒库必须经常升级,否则杀毒软件对新病毒是不起作用的。对于广播主要是

7、音频文件由办公网向播出网传递,在音频文件中最主要是传递MPEG1Layer2格式的音频文件,这种文件能有足够空间能够被病毒篡改,成为病毒的载体,利用播放器缓冲区漏洞或系统漏洞,使用缓冲区溢出等攻击方式激活病毒,达到攻击的目的。对MPEG1Layer2格式音频文件是否藏匿病毒的检测和处理,目前有两种有效的主动防护办法。1、“音频水印”技术在防病毒方面,采用基于MPEG1Layer2音频数字水印技术与数据多子带动态可变码加密技术,能够动态地对数据代码链进行实时多维变换,破坏有可能藏匿在MPEG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