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锐角三角函数(1)教学设计

1.1锐角三角函数(1)教学设计

ID:6696516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22

1.1锐角三角函数(1)教学设计_第1页
1.1锐角三角函数(1)教学设计_第2页
1.1锐角三角函数(1)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1.1锐角三角函数(1)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1锐角三角函数(1)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三角函数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后已对函数有了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上来学习,但是三角函数与以前学习过的函数有着较在区别,函数值随角度变化而变化,函数值是关于角度的函数与所在三角形无关很难理解,课本把它放在直角三角形中来进行定义及进行简单计算,可以降低难度,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本课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及进行简单的计算应用,而其中三角函数的概念应是本节课的难点。二、学习类型与任务分析(一)  学习类型1、 学习结果(1)三角函数的概念是数学概念(2)在直角三角形

2、中函数值恰好等于边长之比是数学原理(3)利用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简单计算是数学技能,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思想方法。(4)利用各种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应用是数学问题解决。(5)通过让学生体验三角函数来源于生活;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计算锐角三角函数值的过程是数学认识策略。2、学习形式锐角三角函数(1)是三角函数的起始课,属上位学习;三角函数的概念形成很抽象,宜通过实例、生活情境入手引入,让学生从实例中探究,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宜采用探究与合作相结合的启发式教与学。(二)学生的起点能力1.函数概念,一些特殊简单函数及其性质的学习。2.线段比例及相似三角形(图

3、形)的学习。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学会在直角三角形中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过程方法目标:(1)通过体验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增进学生的数学经验(2)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精神。情感态度目标(1)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验数学的生活化经历。(2)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的经历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其简单的计算难点: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五、教学流程教师活动;(一)实例引入,问题提出:生活中

4、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每次新知识的学习都与生活问题的解决相关,下面我们说说生活中的又一例:生活中有很多的“陡峭”与“平坦”的问题,如我们常见的各色梯子、商场里的电动扶梯、大城市里的过街天桥等,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讲这个坡太“陡”那个坡比较“平”,那么,我们又是用哪些量来衡量“陡”与“平”的呢?(幻灯片1)上图是我们把天桥改“平”的示意图,我们这次次改造过程中有哪些量保持不变,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它们的变化有联系吗?(幻灯片2和3)如果进行上图的另两种改法呢?由此看来坡改“平”之中这些改变的量之间到底有何必然联系有待我们去探索。(幻灯片4)(二)探究合作学习,

5、形成新知:下面让我们来做一做,作一个30°的角,在角的边上任意取一点B,作BC⊥AC于C,计算比的值,与同伴的结果进行比较。再作一个50°的角进行上述操作,对结果进行比较(幻灯片5)通过两种比较,你有什么发现?能说明理由吗?那么这种特性是否对任意锐角都存在呢?你能说明吗?生思考,交流:1.高度没变;坡的长度、水平距离、坡与地面的夹角在变化,前两者变大;2. 角度变小,坡变“平”了,角度的变化一定与三种线段长度的变化有联系。(三)     新知巩固,练习提高:学生作图,通过相似三角形来说明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也能让学生体验三角函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6、,增加数学经验。(四)     小结与反思一个相关:锐角函数值只与角度数有关二种写法:是否带“∠”符号二种计算:直接用直角三角形计算、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三种函数:正弦、余弦、正切(五)     作业布置:见作业本(1)(六)     课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