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存储技术详解

全息存储技术详解

ID:6724724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3

全息存储技术详解_第1页
全息存储技术详解_第2页
全息存储技术详解_第3页
全息存储技术详解_第4页
全息存储技术详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息存储技术详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息存储技术详解激光全息存储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全息摄影原理将图文等信息记录在感光介质上的大容量信息存储技术,它有可能取代磁存储和光学存储技术,成为下一代的高容量数据存储技术。传统的存储方式将每一个比特都记为记录介质表面磁或光的变化,而全息存储中将信息记录在介质的体积内,而且利用不同角度的光线可以在同样的区域内记录多个信息图像。另外,磁存储和光存储每次都只能读写一个比特的信息,而全息存储可以并行的读写数百万比特,这样可以使信号的传输速率大大超过目前光存储的速度。记录数据  全息数据存储在光敏光学材料上通过非光学相干图样来记录信息。一束激光首先被分成两部分,产生暗像素

2、和亮像素。通过调整参考光的角度、波长和介质的位置,理论上可以在同一个空间记录下数千比特张全息图像。数据存储密度的极限是几十TB/立方厘米。2006年,InPhase科技发表了一份白皮书,称他们已经实现了500Gb/平方英寸的存储密度。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出一张普通的光盘(写入半径大约4厘米)可以存储约3896.6Gb的信息。读取数据  通过重新产生相通的参考光来重建全息图像可以将存储的数据读出。参考光聚焦在光敏材料之上,照亮了合适的干涉图样,光线在干涉图样上发生衍射,衍射图案投影到检测器上。检测器可以并行的将数据读出,一次就可以读出超过1兆比特的信息,因此数据率非常高

3、。记录在全息驱动器中的文件的访问时间可以做到在200毫秒以下。保存寿命  全息数据存储可以为公司提供保存信息的新方法。如果使用一次写入多次读取的方法,可以保证内容的安全,防止存储的的信息被重写或者修改。全息存储制造商认为,这种技术可以提供安全的数据存储方案,储存数据的内容50年也不会发生变化,远远超过当前的数据存储技术。反对观点认为,数据读取技术每十年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尽管有能力将数据保存50-100年,但是很有可能需要用到数据的时候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读取设备来读取。然而,性能很好的存储方案可以持续使用很长的时间,另外,即使技术更新换代了,仍然可能有后向兼容的

4、解决方案,就像现在的DVD技术后向兼容CD技术一样。常用术语  敏感性指的是单位曝光量所能产生的折射率调制的变化幅度。衍射效率和调制指数与有效厚度的平方成正比。动态范围决定了在同一个体积内可以存储多少张全息图像。空间光调制器是像素化输入设备(液晶面板),用来将数据叠加在物光线上。技术细节  一般情况下,全息存储是一种一次写入多次读写的存储技术,这是由于在写入数据的时候,存储介质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可重写的全息存储技术可以通过晶体的光致折变效应来实现:                   从两个光源产生的相干光可以在介质上产生干涉图样。这两束光分别称为参考光和信号光

5、。当出现相长干涉的时候,干涉图样显示为亮班,材料中的电子接受了光的能量,可以发生从材料价带向导带的跃迁。电子跃迁后价带含有正电,留下的位置称为空穴。在可重写的全息图像材料中,要求空穴不可移动。当出现相消干涉的时候,光的能量比较低,因此电子不会发生跃迁。导带中的电子可以在材料中自由移动。电子的运动受到两种相反的力的作用,第一种是电子和跃迁后留下的空穴之间的库仑力的作用,这个力使得电子难以移动,甚至会将电子拉回空穴。第二个力是扩散作用产生的,它使电子移向电子密度较低的地方。如果库仑力不够强,电子就会移动至暗条纹处。在电子跃迁一开始,电子就有一定的概率与空穴重新结合,回

6、到价带。结合率越高,电子能够移动到暗条纹处的数量就越少。这个速度会影响全息图像的强度。  在一部分电子移动到暗条纹处并与其中的空洞结合以后,在暗区的电子和在亮区的空穴间就会建立一个永久的空间电场。由于电光效应,这个电场会影响到晶体的折射率。当信息需要从全息图像中读取出来的时候,只需要参考光就可以重建全息图像。参考光以和写入全息图像的时候完全相同的放射照射在材料商。由于写入的时候折射率发生了变化,光线会分裂为两部分,其中之一将会重建存储了信息的信号光。一些检测器比如电荷耦合元件(CCD)照相机可以用来将信息转化为更容易使用的形式。理论上一个边长为写入光波波长的立方体

7、可以存储1比特的信息。例如,氦氖激光器所发出的红色激光波长为632.8纳米,每立方毫米就可以存储4Gb的数据。实际上,数据密度会远远低于理论密度,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需要使用纠错编码  需要考虑光学系统的缺陷和约束  高密度的记录的成本也会更高,需要考虑到成本和性能的折衷  设计技术的约束(目前磁记录的硬盘已经面临着这个问题了,磁畴结构使得硬盘制造无法达到理论上的极限)  现在的存储技术每次都只能读写一个比特的信息,而全息存储技术可以使用一束光并行的读写数据。双色记录全息数据记录的设备在双色全息记录的过程中,参考光和信号光固定使用一个特殊的波长(绿光、红光、甚

8、至红外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