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政治改革的五大乐观和五大忧虑

十八大政治改革的五大乐观和五大忧虑

ID:6730764

大小:25.02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23

十八大政治改革的五大乐观和五大忧虑_第1页
十八大政治改革的五大乐观和五大忧虑_第2页
资源描述:

《十八大政治改革的五大乐观和五大忧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不管境内外各种势力用什么样语言褒贬中共,毋庸置疑,中共是当今中国最强大最有作为的领导力量。党的十八大,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外媒记者把解读大会报告,形容为“剖析红色密码”。  中外瞩目的十八大报告,简明而又鲜明地宣示了中共“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四个重大问题。央视新闻联播破天荒地联播了六十分钟,主流媒体卯足劲滚动宣传,用最美好的字眼来形容大会报告。媒体报道,十八大报告现场掌声共38次,代表说:手都拍麻了。环球时报告诫国人,改革风格务必现实,避免浪漫和悲壮。之前,各种政治光谱、不同改革政见者对十八大的希冀,此刻

2、都已经揭晓,不再有悬念。  关于十八大报告的意义、特点和亮点,主流媒体和主流学者如数家珍,不吝颂歌。我不再鹦鹉学舌。我只想发表一点作为普通中国公民的真实观感和思考。  十八大开幕式电视直播,因为工作忙,没有及时收看。夜里,我认真看了大会视频,毕竟这是要在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影响我生活的政治报告。因为胡总书记只宣读了报告要点,没有通读报告全文。我生怕自己领会不够,解读不深,甚至有所误读,在网络上浏览了大量相关专题文章。说实话,十八大报告虽然离我对中国政改的“浪漫”想象,还有相当空间,但至少给我五大乐观。  其一、十八大报告首次誓言大力推进“政改”。政改是推进中国

3、现代化事业、建设现代政治文明的最大瓶颈。相当长时期以来,主流意识形态视为雷区和禁区,语焉不详,不咸不淡。在中共高层领导人中,只有温家宝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反复呼吁、倡导政改,孤掌难鸣。此次十八大报告大篇幅论述政改,从七个方面切入,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由此可见,中央高层顺应民心,已经形成政改共识,体现了执政党的担当、勇气、智慧和使命感。  其二、十八大报告首次强调“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4、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换而言之,不但要依法治国,更要依法治党。法律尊严至高无上,在法律之外,不允许存在有任何特权的人和事,不允许有任何灰色地带和闪避空间。宪法不能在党之下,而是在党之上。  其三、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什么是封闭僵化?无疑是指封建官僚专制遗毒和文革思潮复辟暗流。防止极“左”,极左思潮相伴着暴力革命,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让执政党蒙羞。什么是“改旗易帜”?不言自明,是全盘西化的政治体制。防止太“右”,会在不知不觉中削弱正在国人心中培育起来的自强、自信和自觉,在历史和西方的镜像中

5、放大甚至虚构出自身的丑陋,从而失去心智的成熟。  其四、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提到国家核心战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成为社会主义中国“五位一体”工作重心,科学发展观成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胡总书记在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一执政理念,标志着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信奉的发展经济学,提升到以人为本、人与环境和谐的生态经济学。中国经济将不再盲目追求保八保九,不再盲目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不再怂恿地方政府掠夺式开发,不再放纵政府政府为了大干快上发展经济,而蹂躏了人的价值、资源、环

6、境乃至自由权,将更注重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幸福。在一些严重危及居民生存的高污染大项目面前,可以更理直气壮,大声说.“不”!  其五、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此前用词为“建设”。未来五年,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五年行动纲领、战略部署、发展路径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管用如何,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与发展空间。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意味着全体国民不仅仅是吃饱穿暖、吃好穿好,而更体现在国民福利小康和文化小康,体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心情舒畅的精神享受。这对执政党,是更艰巨的新使命和新考验,体现了执政党的改革风

7、格,正加快从“先易后难”的务实主义向“攻坚克难”的现实主义转变。  十八大报告充满执政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体现了值得乐观的“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但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仍心存五大忧虑。  忧虑之一,十八大报告没有提及司法独立性。缺失司法独立性,法律公平公正从何而来?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怎样确保检察官办案不受权力官员打招呼,干涉司法公正?难道领导干部树立了“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就能用法律束缚权力魔手了?十八大以后,中国司法是否真正拥有独立的司法权?  忧虑之二,十八大报告没有

8、提及如何化解贫富差距。中国地区、城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