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投影仪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ID:6737330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24

投影仪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_第1页
投影仪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_第2页
资源描述:

《投影仪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投影仪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王树刚投影仪的误差主要是由投影屏上的成像质量和工作台的测量误差产生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放大倍率误差(光学系统误差)1.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光学镜头在设计过程中及光学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因装配不当造成透镜调焦误差和像差而引起的,对测量准确度影响很大。物镜的焦距误差直接影响放大倍数。光学系统的像差包括色差、球差、慧差、像散、畸变和场曲,这些都会影响成像质量,特别是畸变和场曲将引起像的失真和轮廓模糊。2.对策毫米投影放大率的误差是因为视场照明不均匀,表明灯丝不位于聚光镜的焦面上,破坏了远心照明条件,从而引起调焦误差所造成的放大率变化。在

2、修复毫米投影放大率时,必须先调节好灯源。如果灯丝架是个歪头,则无论如何是调节不好的,这时应换只好灯泡。毫米投影放大率超差的原因除了灯源未调节好之外,还有可能是物镜松动或可调反射镜走动。先调节灯源并旋紧物镜,如果仍存在放大率超差现象,则可判断是由可调反射镜走动所造成的。现以新天投影仪JT5为例来说明。将可调反射镜上方的盖板卸下,调节可调反射镜背后的4个螺钉,使毫米刻线像在清晰及平行于屏上分划线的条件下改变距离,满足正确的放大率。旋出周围的3个小螺钉,旋进中间的1个大螺钉时,将使反射镜后退,且放大率向大的方向变化。反之,则放大率缩小。在调节时,应微量调节,以防止反射镜脱

3、落。因光路在设计时已经采用复合光路、多片透镜组合来消除像差,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对已经装配校准好的仪器物镜组不可随意拆卸。二、灯丝长度的误差1.产生原因光源的灯丝长度不是一个点而具有一定的长度。故光线经聚光镜后,光束不能与光轴平行,应与光轴成一定角度,其最大的角度是在灯丝两端发出的光线与光轴夹角为式中:l——灯丝长度。显然灯丝越长,φ角越大。由于斜光束的影响,工件轮廓影像边缘不清晰,读数瞄准困难,即对准误差增大,因而影响测量准确度。但如果减小灯丝长度将减弱照明强度。2.对策采用可调光圈来限制灯丝长度,在满足照明的原则下,尽量采用较小的光圈。三、二次调焦误差1.产生原因由

4、于工作台玻璃板与光轴不垂直或由于立柱与工作台面不垂直而产生。二次调焦误差:ΔL=H×tanα式中:H——二次调焦距离;α——立柱倾斜角度。2.对策可先检测出立柱的倾斜度,这样就可以将该误差作为已知的系统误差加以修正。四、像倾斜、像模糊1.产生原因毫米刻尺在走动和可调反射镜的走动都会引起像面倾斜和像模糊。物镜的松动也会造成像模糊。所谓像倾斜,是指刻线像与影屏分划线不平行;所谓像面倾斜,是指像面与影屏面成一较大夹角,造成屏上的像部分清晰、部分模糊。2.对策遇到这些故障时,在排除油污等因素后,第一步是旋紧物镜。若故障仍在,则选调毫米刻尺。调节刻尺下方两个螺钉使其附近毫米分

5、划线清晰成像在屏上,再调下方另两个螺钉使其附近毫米分划线也清晰成像于屏上,反复调节直至所有毫米分划线在该部位成像都同样清晰。微米读数窗内的像倾斜主要是微米分划板偏斜了一定角度。将读数系统后方左侧的防护罩取下,就可看到将微米分划板座连接在读数装置上的螺钉。松开螺钉后,拨动调节微米分划板座,使分划像平行于读数窗的指标线后,拧紧螺钉即可修复。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计量测试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