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教学反思二

初三数学教学反思二

ID:6756698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4

初三数学教学反思二_第1页
初三数学教学反思二_第2页
初三数学教学反思二_第3页
初三数学教学反思二_第4页
初三数学教学反思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数学教学反思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三数学教学反思二12、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初三数学教学反思二厦门市逸夫中学许娟娟中考复习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如何指导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  1.基础题较多,要增强信心近几年来,我市中考数学试卷都一直沿用下面的设置:总题量26题,其中选择题7题,每题3分;填空题10题,每题4分;解答题9题,共89分,大部分的解答题还分两个或三个小题试卷难度比为7:2:1试题题型大部分来自课本,基础题较多,基础题主要根据课本中的练习题、A组习题的题型加以改造难题主要分布在填空题的最后一题或解答题后两题面对中考命题必须达到的

2、全市均分90分的硬指标,试卷基础题及中档题难度一降再降,但难题的难度及灵活性却明显增强,要考高分有一定的困难,满分较难但这非常有利于中下水平的学生发挥所以,要让每个学生相信自己能取得一个好成绩2.尽量做到基础分一分不丢这个阶段模拟训练是必要的不至于考场上"手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及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把书读薄,把不清楚的知识点弄明白;遗漏的知识补充;模糊的概念清晰;零散的内容整合;初浅的理解深化学习很优秀的学生要注意细节不出现失误,而重点放在最后三题的训练上,并注意解题中渗透的解题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中下水平学生可抓70%容易题,力争做对20%中等题,建议学生在中档题和

3、基础题多花些时间,不宜攻难题,在考试时尽量做到"基础分,一分不丢"3.通性通法,熟练掌握数学解题中的通性通法,指解题中的一些通用的、常用的方法,如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图像法、因式分解法、估算法等事实上,我们解任何数学题,都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方法,没方法的解题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有繁与简、通法与特法之分罢了其实中考中的难题往往也是考查通性通法有些基本的题型达到自动化的要求也是不无益处的但过度模式化训练会导致思维僵化,往往适得其反4.重点内容多花时间复习整理数学知识也应纵横两方面进行纵的方面,是按知识系统进行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横的方面可从解题思路、解题规律、解题技巧上与其他知识相互

4、关联进行总结例如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在联系等重点内容多花时间复习重点复习的知识有函数(特别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及其图象、方程、四边形、平移与旋转、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中的垂经定理、圆的切线的判定与性质5.容易题要注意题目细微变化打开试卷,看看哪些是基础题,哪些是中档题,哪些是难题或压轴题,按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解题顺序,逐题进行解答力争做到"巧做低档题,题全做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高档题,做错也无悔"其中,容易题易使人轻视,不注意题目的细微变化,不费思索顺手写来,可能铸成大错所以有"容易题,容易错"的说法要知道,题目对你容易,对别人也容易

5、在易题上得分与失分往往在于仔细与不仔细审题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要审准题,四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审题中还要灵活运用知识,发现和寻找简捷的解题方法6.强化训练,勿钻"题海"需强调的有些知识细节:熟记数据,有利运算:记住l-20的平方数,1-9的立方、勾股数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掌握知识,正确运算:计算时不要为了赶时间而跳步;尽量笔算,少用口算;对平时易错的地方,可以一步一回头,一一验算一遍"有问必答":应用题要答,计算题也要答(如方程的解为......),猜想题(是、否......)要大胆地猜、大胆地回答解答用n表示规律的题:写好后一定要验证,如n=1,2,3代入检验正确否?还

6、要写好n的取值范围,如n为正整数等求最大、最小值问题:(1)一次函数用x的取值范围求;(2)二次函数用顶点坐标(配方法、公式法)求;(3)一次函数的最值在端点;(4)其他函数用穷举法求应用题:耐心审题,反复读题,大胆设未知数,多写几个"那么";函数题:求解析式就用"待定系数法",一设二代三解;公共点就是公共解,联立方程组求交点;坐标与边长之间的灵活转换(注意坐标中的负号)"点"在"线"上就用代入方程的思想;求某个参数(字母),就用方程法梯形最常用的辅助线添法:作高、平移腰、平移对角线或补成三角形圆中最常用辅助线添法:(1)作垂线连半径;(2)构造"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有关"切线"的3个定

7、理:(1)一切就垂;(2)一垂就切;(3)切线长定理(有两个结论)寻找几何题分析证明的思路:(1)动手画草图;(2)从结论和条件两方面入手,用八个字不断问自己"要证、需知;已知、可知";(3)辅助线添了吗?举反例(既特例):数量关系(代数)要举出数字例子;位置关系(几何)要画出图形数形结合的思想:要动手画简图分类与讨论的思想:不重不漏整体的思想:不求单个字母的值可以采用两种训练方法:限时训练:可以找一组题(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