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电系统验证平台的设计

航电系统验证平台的设计

ID:67696786

大小:20.3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4-28

航电系统验证平台的设计_第1页
航电系统验证平台的设计_第2页
航电系统验证平台的设计_第3页
航电系统验证平台的设计_第4页
航电系统验证平台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航电系统验证平台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航电系统验证平台的设计《计算机仿真杂志》2014年第六期1工作原理航电综合验证平台通过模型设计、仿真配置、仿真运行3个阶段,完成一个具体的综合验证试验(图2)。首先,根据仿真目的,设计机载电子设备模型及其交联仿真模型。根据系统设计输出的ICD及DD文件,设计大气数据计算机、惯导系统、飞行管理系统等机载设备模型。在航电系统设计阶段,主要的验证目标是设备间接口及交互逻辑的正确性。因此,机载设备内部逻辑在模型设计时可以简化,重点在于准确对通信接口定义及设备间交互逻辑进行建模。从平台的角度,提供了ICD接口模型的自

2、动生成模块,简化模型设计。交联仿真模型主要包括液压、燃油、发动机、环控等非航电系统模型,飞行运动仿真模型,以及大气、风场、无线电导航台站、机场等飞行环境模型。交联仿真模型为各航电设备模型提供激励数据,完成全飞行过程仿真。除此之外,POP仪表仿真模块、三维飞行视景模块也接入到系统中,提供仿真过程中的可视化支持。完成模型设计之后,利用运行管理模块进行仿真配置。仿真配置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综合所有模型的输入、输出数据,完成CIA中间件数据对象的定义,形成CIA配置文件,发布到所有接入CIA中间件的节点,以正确实现数

3、据访问。第5页共5页CIA中间件上定义的数据包括ICD数据及飞行仿真数据。ICD数据描述的是在真实飞机上通过ARINC429、AFDX等机载航电网络传递的数据;飞行仿真数据描述的是不通过机载网络传递,但在仿真过程中需要的数据,例如飞行环境模型输出、飞机动力学输出等。对于INS设备模型,其ARINC429总线输出数据属于ICD数据;需要从飞机动力学仿真模型获取的飞机三轴角速率、比力等数据则属于飞行仿真数据。仿真配置所形成的CIA配置文件,除模型使用外,也提供给数据采集、存储、故障注入等工具模块,实现对仿真过程

4、数据的访问。仿真配置的另一项主要工作是完成仿真任务规划,以定义试验场景。仿真任务规划包括飞机初始状态、飞行计划、设备故障模式、飞行环境设置等。完成仿真配置后,即可运行仿真。运行管理模块将CIA配置数据和任务规划数据加载到各个仿真节点,并控制各模型的初始化、运行、暂停、停止等状态切换。同时,运行管理模块作为主引擎,为各参试模型提供仿真时间推进机制。通过CIA中间件,机载设备模型仿真对应设备的逻辑和接口,以真实的交互流程及ICD定义的格式进行通信,在外围交联环境的支持下,仿真航电系统的行为,从而验证系统设计的完

5、整性及正确性。2关键功能设计第5页共5页2.1中间件设计CIA中间件用于完成如下关键功能:1)运行调度:接受运行管理模块的指令,向各仿真模型及相关节点发送初始化、启动、暂停、停止指令,控制系统协调运行;2)时间管理:向需要同步的节点发送仿真同步指令,保证仿真模型的时间一致性;3)数据传输:构造一个对所有节点可见的全局数据空间,并在此数据空间上定义数据对象,所有节点根据各自的发布订阅关系,对数据对象进行访问,完成节点间的数据交换。CIA中间件支持单机模式和分布式模式。在单机模式下,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本地时钟、

6、事件机制,并建立全局共享数据区,即可实现所需功能。在分布式模式下,有DDS(数据分发服务)及反射内存两种可选的途径实现CIA中间件的功能。DDS构造了一个共享的“全局数据空间”,分布式的节点可以通过Topic完成数据的发布订阅[4]。反射内存网络通过硬件同步机制,实现了各个节点的数据同步,对应用软件来讲构造了一个透明的共享内存区;同时,反射内存网络支持全局异步事件,可实现各节点调度及同步功能。DDS的优点是无需新增硬件,但其实现一般基于以太网,商用DDS需一定的产品费用,且在嵌入式系统上移植有一定难度;反射

7、内存网络的缺点是需要新增专用硬件,但开发难度小,具备强实时性,且对各类操作环境适应性好。在本系统的设计中,考虑到开发、维护、实时性等因素,选择反射内存网络作为介质实现分布式CIA中间件。第5页共5页2.2建模环境本平台支持MatlabSimulink及C/C++两类通用性良好的模型设计环境。针对MatlabSimulink环境,开发专用的Simulink接口库,将CIA中间件的运行控制、数据通信功能集成到Simulink环境中,使得基于Simulink设计的机载设备模型可快速加入综合验证平台。对于C/C++

8、开发环境,本平台参照FMI(FunctionalMock-upInterface)规范[5],定义模型接口及描述方式,实现手写代码的规范化。FMI是由达索公司主导、欧洲众多软件公司及研发中心参与推出的可交换功能样机接口规范。本平台设计了软件工具,直接生成接口程序框架及数据定义,只需在框架下编写机载模型。为了进一步简化模型设计,在FMI规范基础上,对接口进行进一步封装,通过如下接口函数即可完成模型逻辑描述:1)模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