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细菌性穿孔病性防治方案

桃细菌性穿孔病性防治方案

ID:6770294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25

桃细菌性穿孔病性防治方案_第1页
桃细菌性穿孔病性防治方案_第2页
桃细菌性穿孔病性防治方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桃细菌性穿孔病性防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桃细菌性穿孔病性防治方案桃细菌性穿孔病是桃树上常见的叶部病害,常造成桃叶穿孔早落,危害严重时,并能造成果实龟裂,对桃树的高产优质影响极大。除危害桃外,还能侵害梅、李、杏、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病原】病原为细菌,野油菜黄单胞菌桃致病变种(Xanthomonascampestrispv.pruni)。为黄单胞杆菌属,菌体短杆状,两端圆,极生单鞭毛,有荚膜,无芽孢。病菌生长发育低温度为3℃,最适温度为24℃至28℃,最高温度为37℃。假如暴露在阳光下30至45分钟,就会损失生活力,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10至13天。病原细菌主要在枝条受病组织内越冬,经风雨、昆虫传播,伴随气温的上升,越冬

2、细菌就开头活动,大量繁衍,溢出菌脓,从叶片气孔、枝条的皮孔侵入。【危害症状】细菌性穿孔病在叶、新梢和果实上都能发生。叶上发病初为水渍状圆斑,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直径2-5毫米左右的褐色或红褐色病斑,或数个病斑相互连合成大病斑。病斑边缘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边缘产生一圈裂缝,易脱落形成穿孔,但往往仍有部分病组织残留叶上而不全部脱落。枝梢受害,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病斑,即春季溃疡斑与夏季溃疡斑。春季溃疡斑发生在上一年夏、秋季抽生的枝梢上,受害枝梢产生紫褐色油浸状、微隆起长圆形小斑,当年不起传病作用,病菌即潜伏越冬。到第二春,病斑内细菌大量繁殖,病斑开裂,菌脓外溢,成为初次侵主要传

3、染源。夏季溃疡斑通常在春、夏季抽生的枝梢上形成油浸状暗紫色、椭圆形、中间稍凹陷的斑块,病组织当年干枯而死,不能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果实受害,初为淡褐色的水渍状小圆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成褐色,稍凹陷,最后病部往往开裂,裂口较深广,且易腐烂。【发病规律】病原细菌主要在病梢上越冬,病菌在枝梢病斑内可存活1年。第二年春季病部溢出菌脓,经风雨传播,也可由昆虫传播。病菌从气孔、皮孔等孔口处侵入。病菌活动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低为10℃,最高35℃,一般4月中旬展叶后即可发病,5-6月梅雨季节和8-9月台风季节是全年发病高峰。果园封闭、排水不良、树势衰弱时发病严重。果实上一般早熟品种较易

4、发病,特别在成熟期多雨时发病更重。1、细菌性穿孔病1.1症状与发病规律桃穿孔病在叶片、新梢和果实上均能发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2~5mm,褐色,边缘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脱落、穿孔,故称穿孔病。严重时整个病斑相连,造成叶片脱落。果实受害初为淡褐色水渍状小圆斑,稍凹陷,以后病斑稍扩大化,天气干燥时病斑开裂,果实失去商品价值。病原细菌主要在病梢上越冬,当桃树展叶抽梢时,从溃疡斑内溢出菌液,经叶片气孔和枝梢皮孔侵梁。温度高、湿度大时非常利于该病的发生。当气温在25℃时病菌潜育期仅为4天,20℃时为9天,19℃时为16天

5、。管理粗放、树枝衰弱、贪施氮肥、树体徒长均会加重该病的发生。1.2防治方法1)清除病源。在大棚升温前,仔细剪除病枯枝,集中烧毁。2)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这就要求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减少氮肥施用量,及时清除徒长枝,控制棚内温度等均可使病害减轻。3)药剂防治。早春芽萌动期喷3~5度石硫合剂,展叶后发病期喷洒80%大生M-45的800~10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200倍液,连续喷药2~3次,间隔10天左右。2桃缩叶病2.1症状与发病规律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新梢和果实。叶片受害后卷曲畸形,颜色发红,病部叶肉明显增厚、变脆,最后变褐,干枯脱落;新梢受害节间缩短,叶片

6、簇生,严重时病梢扭曲、枯死,病菌以子囊孢子在桃鳞片上和树皮上越冬。当桃树芽萌动时,芽孢子即萌发,产生芽管穿透叶表皮或经气孔侵入嫩芽。该病菌喜冷凉潮湿条件,病菌发育最适宜温度为20℃,最低为10℃,最高为26℃。2.2防治方法1)控制温度。在桃树发芽时要提高棚内温度,避免低温持续时间太长,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2)摘除病叶、病梢。在初发病期,连续经常摘除病叶、病梢,集中烧毁。3)药剂防治。在芽膨大期喷3~%度石硫合剂,铲除越冬菌源。在发芽展叶期喷50%硫悬乳剂200~400倍液即可防治。【桃树细菌性穿孔病难防治的原因】1.肥水管理及修剪不当,特别是很多果农习惯偏施氮肥,造成树体徒长

7、,通风透光不畅,抗逆性差,给病菌的侵染创造了条件。2.多数果农习惯于用链霉素来防治细菌性穿孔病,而有些市场上的农用链霉素或青霉素质量差,含量低,甚至有的含量为零,果农误认为链霉素的防治效果差。3.没有分清是细菌性穿孔病还是真菌性穿孔病,在选择农药上存在着盲目性,没有使用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农药。4.没有选择合理的防治时期,往往发现病斑才去防治,错过了防治的最好时期。【桃树细菌性穿孔病防治】1.加强桃园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并注重微量元素的应用。合理修剪,使桃园通风透光。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