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废液生产液态有机肥技术

发酵废液生产液态有机肥技术

ID:67768337

大小:15.0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9-20

发酵废液生产液态有机肥技术_第1页
发酵废液生产液态有机肥技术_第2页
发酵废液生产液态有机肥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发酵废液生产液态有机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发酵废液生产液态有机肥技术  一、技术概述  该技术利用发酵有机废弃物中含有的有机质为原料,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高分子转化成小分子,有机质转化成腐殖酸,渐渐将废液腐殖化。废液经冷却至45℃,调整pH值至4.3‐4.6,投加菌种;曝气促进腐殖转化;最终经过降温、中和以及好氧发酵之后,形成的成品有机液态肥进入成品储存罐。所得液态有机肥主要指标为:有效活菌总数≥0.2亿个/mL、有机质≥50g/L、pH值4.0~5.5、粪大肠菌群数≤100MPN/g、蛔虫卵死亡率≥95%、

2、汞≤5mg/kg、砷≤10mg/kg。  二、技术优势  (1)采纳高效专用微生物菌剂,筛选后的专性微生物耐受性好、活性强,在高浓度、高温、酸性的废水中可以快速繁殖,通过微生物活动大量降解大分子有机质,并且可以高度抑制腐败菌,消退腐臭,使产物平安无臭。  (2)通过优化组合的微生物具有肥效作用,可以固氮、解磷、解钾,合成活性生理物质,促进作物生长,并可有效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活性,削减病虫害的发生,使作物得到增产提质。3  (3)工艺采纳二级快速冷却设计,实现废水的快速降温。  三、适用范围  制糖、

3、酒精、淀粉加工、畜禽养殖等中高浓度有机废弃物处理。  四、基本原理  利用发酵有机废弃物中含有的有机质为原料,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高分子转化成小分子,有机质转化成腐殖酸,渐渐将废液腐殖化。发酵后残留的有机物分解率较低并相对稳定,大大降低了臭味,其含有丰富N、P、K等养分元素,同时还有氨基酸、有机质、腐殖酸及各种有益的微生物菌,成为一种相宜于土地利用的液态肥。  五、工艺流程  (1)冷却  制糖、酒精、淀粉加工等行业排出的中高浓度废液经预存池初步冷却后,送往鼓风式冷却

4、塔降温,使得酒精废液温度掌握在45℃以下,避免原液温度过高对菌种产生抑制作用。  (2)pH调整,投放菌种  经过冷却后的原液送往培菌池,与发酵投加的菌种溶解混合,搅拌匀称后进入到曝气池。  原液的pH一般在4.3~4.6左右,为了制造有利于菌种生长繁殖的环境,适当调整pH,需要添加碱液或石灰乳等碱性物质,有利于菌种的发酵繁殖,形成优势菌落。  (3)曝气  曝气单元是整个液态肥生产的核心部分,原液在微氧曝气状况下,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高分子转化成小分子,有机质转化成腐殖酸,有机酸转化成挥发酸,渐

5、渐将废液腐殖化,使生料变成熟料。当原液中的腐植酸与全碳比例变化程度趋于平滑时,即可推断腐熟完成,原液转变为液态有机肥。3  保证曝气池中有足够的溶解氧是本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曝气池采纳“鼓风曝气+微气泡曝气器+扩散罩”曝气方式,能够使菌种、废液以及空气充分混合搅拌,为菌种供应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原液的腐殖转化。  (4)成品储存、灌装  原液经过降温、中和以及好氧发酵之后,转化成含有微生物和腐殖质等能被农作物汲取或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液态肥,通过自流或泵送方式进入成品池。成品池设有装车泵,每天均启动

6、装车泵,将液态肥外运施用,防止成品池过满影响生产。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