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外文翻译-船用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设计

3-外文翻译-船用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设计

ID:6778737

大小:26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1-25

3-外文翻译-船用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设计_第1页
3-外文翻译-船用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设计_第2页
3-外文翻译-船用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设计_第3页
3-外文翻译-船用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设计_第4页
3-外文翻译-船用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3-外文翻译-船用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原文标题Designofmarineengineexhaustheatrecoverydevice译文标题船用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装置设计作者所在系别机电工程学院作者所在专业车辆工程作者所在班级作者姓名作者学号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副高完成时间2017年3月5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译文标题船用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装置设计原文标题Designofmarineengineexhaustheatrecoverydevice作者JahedulIslamChowdhury译名埃尔祖鲁姆国籍土耳其原文出处AtaturkUniversity,Faculty

2、ofAgriculture译文:船用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装置设计在当今社会上,废气余热已经成为了一种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象,本文主要设计了船用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的装置,也就是余热发电系统的模型。文章主要介绍了余热发电系统模型的设计方案,主要原理是,在两个发电元件之间通过温度差,将热能转化为电能。主要构成由有冷源和热源,微型发电机组成。其特点是,使用便利,质量高,对环境无害,同时又节约了能源。文章建立的余热发电机系统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汤姆森效应之上。关键词:余热利用,余热发电模型,汤姆森效应一、余热发电理论目前在微电子发电机研究方面,国外微电子发电机的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是

3、普林斯顿大学,南加州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美国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日本的废热使用研究的军事,航空航天,实践和高科技方面,已经应用了热电发电机组。我国现阶段状况:热电是可逆的,热电发电和半导体冷却是热电现象的两个方面,相互可逆。一般是PN结,假设温差可以用来发电,若是电源,可以在一端使用冷。半导体制冷和使用具有一定的程度,已经有商业设施和发售,然而温差发电,这几乎是一个空白。这是因为我国在军事高科技研发能力相对落后。现阶段随着何种学术互补,我国许多学者对外接触相干技术,在以后的发展中,这种情况一定会逐渐改善。余热发电的前提是利用余热发生器,他是将热电材料产生的热电效应转化为电流。

4、包括塞贝克效应,珀耳帖效应和汤姆森效应。这三个因素与开尔文关系:有关,如图所示:共21页第2页该装置的结构与传统的跨平面型微电子冷却装置的结构相同。交叉平面微电子冷却装置的原理与传统的热电冷却装置的原理非常相似,除了基板和热电偶臂本体成为薄膜材料之外,由于在这种冰箱构造中,热流的导向和基板其表面是如此垂直所谓的。双层基板是连接到冷端和发电机的热端的热电偶。其原理是:根据塞贝克效应,当发电机的冷热端温度差时,电路会产生电流。他使用厚膜Bi2Te3合金材料,同时保持热电臂的横截面积和长度比相同的条件,减少热电吊臂,增加每单位体积密度的热功率。同时,微电子发电装置连接数万个热电偶

5、,在低温差下获得电压高电压,这种微电热发电装置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制造工艺结合了电化学沉积和集成电路蚀刻工艺。测试装置由2300个热电偶组成,热电臂的长度为50μm,直径为6μm。在8.5K的温差下,可以在4.1V的电压下提供22mw的功率。试验表明,上述所用可用于MEMS,提供微功率。共21页第2页目前,JPL正在研发使用P型和N型Bi2T3,纳米线替代厚膜合金,便用相似的措施完成更小尺寸的半导体电偶臂。当然发电器的构造还有很多,然而就目前的选取的几种上述结果证明,微卷热电转换器的热损失较小,热能利用率较高,但微加工愈加艰巨。同时,因为热电材料在温度梯度方向上为串联,所以热电

6、材料的温度差不是很大,所以发电量也很小。薄膜热电发电程序从来说微处理技术相对成熟,其尺寸相对较小。但是由一般低功率产生的功率,仅有微瓦热电堆PN结相对于温度场是一个并联结构,每对PN结具备一样的温差,所以每对PN结串联,功率较大,另外,热源腔最好设计得相对大一点,这样燃料燃烧,温度掌控等比较容易,然而热损失比微型线圈发电机要大。在这里用热电堆式热电发生器作为热电电源的重要部件来设计。共21页第2页二、余热发电模块设计热电堆型微电热发电机主要包括上,下热罩,分流芯片,焊料层,PN结悬臂和输出线等部件。微电子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会被接触电阻影响,汤姆逊效应和温度波动的影响以及

7、热覆盖片,导流板和焊料层对热导率的影响。热电发电器模块的设计有水流道、气流道和热电发电偶臂的构造设计。设计这个模块的形态要注意热量的最大利用。余热发电器模块设计通常有,微卷式SwissRoll,热电堆和薄膜热发电,在这三者之间进行比较发现,微卷式虽然热量损失小,但是加工很复杂,没有条件不便使用。薄膜热发电的处理技术相对不成熟,而且功率很低,不宜进行试验。PN节和温度场的热电堆并联,每对PN结温差相同,所以每对PN结串联,发电功率较大,最终采用热电堆热电,发电机作为火力发电的部件来设计。为达到最大热量的利用,所以我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