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消毒技术.pptx

饮用水消毒技术.pptx

ID:67790212

大小:438.49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1-09-29

饮用水消毒技术.pptx_第1页
饮用水消毒技术.pptx_第2页
饮用水消毒技术.pptx_第3页
饮用水消毒技术.pptx_第4页
饮用水消毒技术.pptx_第5页
饮用水消毒技术.pptx_第6页
饮用水消毒技术.pptx_第7页
饮用水消毒技术.pptx_第8页
饮用水消毒技术.pptx_第9页
饮用水消毒技术.pptx_第10页
资源描述:

《饮用水消毒技术.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8章消毒(Disinfection)18.1氯消毒18.2其他消毒法9/29/20211水传疾病病原体9/29/20212水传疾病病原体9/29/20213水传疾病病原体9/29/202141946-1980年美国水传疾病暴发统计9/29/202151971-1985年美国给水系统水传疾病暴发统计9/29/20216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防止水致疾病的传播,饮用水中不应含有致病微生物,其中主要是指细菌性病原微生物和病毒性病原微生物。9/29/20217作用:消除水中致病微生物的致病作用,保证人民身体健康。方法

2、:氯及氯化物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及某些重金属离子消毒等。9/29/2021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细菌总数不超过100MPN或CFU/mL,总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耐热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大肠埃希氏菌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游离余氯,在与水接触30分钟后应不低于0.3mg/L,小于4mg/L,管网末梢水应不低于0.05mg/L(适用于加氯消毒)。中国消毒水质标准9/29/2021918.1氯消毒特点:杀菌能力强,又持续杀菌能力,应用广泛,技术成熟,消毒系统和

3、运行费用低廉。18.1.1氯消毒原理(一)原水中不含氨氮氯易溶于水(20℃和98kPa时,溶解度为7160mg/L)。当氯溶解在清水中时,下列两个反应几乎同时发生:9/29/202110表1不同温度下次氯酸离解平衡常数温度(℃)0510152025K1×10-8(mol/L)2.02.32.63.03.33.79/29/202111水中HOCl与OCl-的相对比例取决于温度和pH值。9/29/202112主要通过HOCl起作用。HOCl为很小的中性分子,能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通过细菌的细胞壁穿透到细菌内部。当

4、HOCl分子到达细菌内部时,能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OCl-虽亦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氯,但带有负电,难于接近带负电的细菌表面,杀菌能力比HOCl差得多。生产实践表明,pH值越低则消毒作用越强,证明HOCl是消毒的主要因素。氯消毒原理9/29/202113(二)当水中有氨存在时,会发生如下反应:当水中含有氨氮成分或向水中投加氨时,起主要消毒作用的依然是HOCl。氯加入水中产生如下反应:Cl2+H2OHOCl+HClNH3+HOClNH2Cl+H2O NH2Cl+HOClNHCl2+H2O NHC

5、l2+HOClNCl3+H2O反应后,HOCl、一氯胺、二氯胺、三氯胺的含量与其比例取决于氯、氨的相对浓度、pH值和温度。PH>9,一氯氨占优势PH=7时,一氯氨和二氯氨同时存在PH<6.5时,二氯氨占优势PH<4.5三氯氨占优势9/29/202114氯氨的消毒也是依靠HOCl,只有HOCl消耗得差不多时,反应才会向左移动。继续产生消毒所需的HOCl。因此,采用氯氨消毒需要较长的接触时间。水中所含的氯以氯胺存在时,称为化合性余氯。HOCl和OCl-都有氧化能力,称为自由氯。自由性余氯比化合性余氯消毒效果要高的多。

6、在三种氯氨中,二氯氨消毒效果最好。但有嗅味。三氯氨消毒作用极差,且有恶嗅味。9/29/202115当水中存在氯氨或同时向水中投加氯氨时,消毒作用较缓慢,需要较长的接触时间。根据实验结果,用氯消毒,5分钟内可杀灭细菌达99%以上;用氯氨消毒时,相同条件下,5分钟内仅达60%,接触时间延长到十几小时,才能达到99%以上的灭菌效果。9/29/20211618.1.2加氯量加氯量=需氯量+余氯量需氯量:指用于灭活水中微生物、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等所消耗的部分。余氯:为了抑制水中残余病原微生物的再度繁殖,管网中尚需维持少量

7、剩余氯。包括自由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我国要求:出厂水自由性余氯≮0.3mg/L;出厂水化合性余氯≮0.5~3.0mg/L管网末梢自由性余氯≮0.05mg/L自由性余氯:Cl2、HOCl、OCl-化合性余氯:NH2Cl、NHCl2、NCl39/29/202117加氯量与余氯量的关系①无耗氯物质加氯量=余氯量②有耗氯物质,但无氨氮化合物需氯量满足后,随着加氯量的增加,余氯量增加。a1a2b2a:余氯量b:需氯量9/29/202118(1)水中有机物与氯作用的速度不同,在测定余氯时,部分有机物尚在与氯作用中。(2)水中部

8、分余氯会自动分解,如次氯酸受水中某些杂质或光线的作用,产生如下催化分解:2HOCl→2HCl+O2曲线2与横坐标交角小于45°原因9/29/202119③当水中有机物主要是氨氮化合物时第一区:OA段,投加的氯都被水中有机物消耗掉了,余氯量为零。第二区:AH段,氯与氨反应,有化合性余氯存在(主要是NH2Cl),故有一定消毒效果。 第三区:HB段,继续产生化合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