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类文本必做题(详解版)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做题(详解版)

ID:67799249

大小:507.6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10-28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做题(详解版)_第1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做题(详解版)_第2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做题(详解版)_第3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做题(详解版)_第4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做题(详解版)_第5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做题(详解版)_第6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做题(详解版)_第7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做题(详解版)_第8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做题(详解版)_第9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做题(详解版)_第10页
资源描述: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做题(详解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论述类文本必做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没有根本的意义。比如,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或者直接用手抓吃饭,对于人类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主张义先利后还是义后利先,主张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同属一个整体还是与己无关的对象,却足可影响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因此,这里不考虑作为物质现象的中国文化,而考虑这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导侍德者昌,侍利者亡,这是我们祖先的信念。我们

2、的先人推崇的那些开天辟地的圣贤,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舍己为人,克己让人,给人类造福,他们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牺牲自己,成全众人。被我们中国人奉为文明始祖的人,无论盘古、女娲、还是伏羲、神农、或黄帝、尧、舜,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与民兴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而言是高尚的,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中国精神或中国之道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

3、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当然,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是说只是将这些理念单纯在重申一下,而是要将它们予以现代的阐发,因为文化复兴实际是文化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

4、对立的东西,而是要把它最为助缘。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就一定会有兼容性。重建中国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发展中国文化。(1)下列有关本文中的“中国之道”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中国之道是指渗透这中国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现象。B.中国之道并不存在于所有中国文化现象之中。C.中国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D.中国之道建立在普适理论基础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无关乎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呢原则。B.

5、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即时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核心C.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大海教育在线1对1第1页(共14页)D.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兼容性。(3)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A.坚持中国之道,并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文化才能够发展,复兴。B.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C.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遍意义。D.现代中国文化要具备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须重建中国传统文化。答案(1)A(2)B

6、(3)C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理解文中关键词语。A.在第一段末句可以找到依据,中国之道并非“现象”,而是中国文化中“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B.由第三段第一句话可以推断,并不是所有的中国文化都具有“文化精神”,即中国之道。C.可在第三段找到依据。D.可综合第三段内容,得知此项正确。(2)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3)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A.由文章最后一段可以推断,此项正确。B.文中说“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由此可以推论——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C.此项说法犯了绝对化的

7、错误。文中说“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由此可以推论——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文章最后一段也说,“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由此推论——西方现代性原则中有一部分是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适意义的,是能够与中国之道相容的。综合来看,C项说法太绝对了。D.综合第三段最后一句和最后一段,可以推断D项是正确的。考点现代文阅读实用类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

8、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第2页(共14页)大海教育在线1对1之本,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