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ID:6780723

大小:1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5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_第1页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_第2页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_第3页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_第4页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案课程名称: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授课教师xx所在单位汽车专业课程类别课堂理论教学授课时间Xx学年x学x周周x第x大节,x学时授课内容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授课对象新生班,选课xx人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掌握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了解汽油发动机的燃料;了解使用化油器的传统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原理;了解使用EFI(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发展历史、组成和原理;熟练掌握汽油机供给系的功用及组成,过量空气系数的概念。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1.概述1.5课时2.传统燃料供给系统(有化油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课时3.发动机进、排气装置1课时4.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

2、原理2.5课时5.汽油机涡轮增压1课时总8课时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2.汽车发动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3.EFI的组成和原理4.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教学内容深化和拓宽1.对EFI中所使用的传感器做系统介绍并根据进度和课时情况介绍整车上的常用传感器2.分析涡轮增压优缺点,并对国内市场上增压汽车所用增压装置进行简单分析3.对发动机废气排放标准,控制方式(包括EGR)讲解教学方式和注意事项主要采用多媒体播放PPT、动画和视频教学注意事项:1.本章节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安排课时也较多。所以本章节的教学持续时间较长,

3、学生很容易学后面忘记前面。为了有更好连贯性,每节课前需要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回顾;2.本章节难度较大。传统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结构复杂,原理复杂;EFI涉及复杂电路和大量传感器对接触汽车时间不长的学生来说学起来会很费劲,尤其文科生。需要协同《电工基础》等课老师调节进度。本章节内容对后续课程影响较大,放慢进度思考题和课后习题思考题1.对比传统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和EFI,分析它们优缺点课后习题1.汽油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各有什么要求?1.什么叫汽油喷射?其优缺点有哪些?有哪几种分类方法?2.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组成如何?3.燃油压力调节器的功用是什么

4、?4.燃油导轨的功用是什么?讲稿内容备注一、概述(一)功用根据发动机各工况的不同要求,攻击发动机气缸一定浓度和数量的可燃混合气,并把发动机燃烧做功行程后产生的废气排到大气中。(二)汽油简介汽油是由石油提炼得到的,提炼方法为:直馏,裂化,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催化裂化汽油的使用性能指标:蒸发性、热值和抗爆性1、蒸发性:汽油蒸发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对所形成的混和气质量有很大影响概念:蒸发温度,终馏点,气阻10%蒸发温度与汽油机冷态起动性能有关;50%蒸发温度低,汽油机的预热时间短,暖机性能、加速性能和工作稳定性比较好90%蒸发温度与终馏点温度越低,表明汽油中的

5、重馏成分越少,越有利于可燃混合气均匀分配到各气缸,同时也使汽油的燃烧更为完全气阻:汽油机工作时,汽油供给管路受热升温,当温度升高到使汽油蒸汽压力达到管路系统压力时,汽油泵和管路中将产生大量汽油蒸汽泡,妨碍液态汽油流动,使汽油流量较少到不足以维持发动机正常运转,导致发动机失速,称为气阻。2、热值: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汽油热值44000kj/kg。3、汽油的抗爆性:是指汽油在气缸中燃烧时,避免产生爆燃的能力,即抗自燃的能力。抗爆性的好坏程度用辛烷值表示,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异辛烷抗爆能力极强,规定辛烷值为100,正庚烷抗爆能力极弱,

6、规定辛烷值0汽油的辛烷值就是燃料中异辛烷含量的体积百分数。(三)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燃料所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完全燃烧1kg燃料所需的理论空气质量可燃混合气是指空气与燃料的混合物,其成分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与排放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可燃混合气的成分指标:空燃比或过量空气系数表示1.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混合气种类过量系数发动机功率耗油率性能火焰传播上限0.4  混合气不燃烧,发动机不工作过浓混合气0.43~0.87减小激增燃烧室积炭、排气冒黑烟,放炮功率混合气0.88最大增大10%输出最大功率标准混

7、合气1.0减小2%增大4%动力性、经济性较好常用汽油牌号90、93、95、97指的就是异辛烷抗爆能力经济混合气1.11减小8%最小 油耗最小过稀混合气1.13~1.33显著减小显著增大回火、发动机过热、加速性变坏火焰传播下限1.4混合气不燃烧,发动机不工作1.汽车发动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1)稳定工况对混合气的要求工况混合气浓度怠速和小负荷a=0.6~0.8中等负荷a=0.9~1.1大负荷和全负荷a=0.85~0.952)过渡工况对混合气的要求工况混合气冷起动极浓a=0.2~0.6暖机a随温度升高加速及时加浓急减速避免混合气过浓理想化油

8、器特性曲线可以看出理想化油器特性曲线与简单化油器特向曲线差别很大,所以要想得到理想化油器特性曲线,来符合汽车各种工况的需求,需要对简单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