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穴位贴压治疗论文

乳腺增生穴位贴压治疗论文

ID:67954231

大小:1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10-15

乳腺增生穴位贴压治疗论文_第1页
乳腺增生穴位贴压治疗论文_第2页
乳腺增生穴位贴压治疗论文_第3页
乳腺增生穴位贴压治疗论文_第4页
乳腺增生穴位贴压治疗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乳腺增生穴位贴压治疗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乳腺增生穴位贴压治疗论文摘要:目的乳腺增生是乳腺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妇女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妇女健康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关注和研究乳腺增生的诊、治、防是广大乳腺疾病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方法三年以来,在乳腺增生的治疗上,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用外用穴位敷贴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积累。结果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且半年后门诊随访,复发率为0。结论穴位贴敷内病外治是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乳腺增生乳腺贴穴位敷贴 一、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78例年龄在20—52岁育龄妇女,经门诊初诊查体手诊和乳腺B超、钼靶检查证实为单双侧单纯性

2、乳腺小叶增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8例)采用传统治疗(口服中药)基础上加贴乳腺贴穴位外用。对照组(140例)采用传统治疗(口服中药) 1.2临床症状 行经前持续数日单双侧乳房涨痛,与气候情绪有关,少数可伴有痛经(一般为未婚未育妇女)偶见乳头少量透明微黄色溢液。 1.3体格检查 单双侧(外上象限多见)扪及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不规则散在片状结节状的肿块,边界清、质韧、压(触)痛、可活动,无扪及肿大淋巴结,无乳糜色及其他脓性乳头渗出液。 第5页共5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

3、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1.4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乳癖”的诊断标准。 (1)年龄在19-52岁。 (2)乳房疼痛,如胀痛、刺痛、钝痛、牵痛。痛重者不可触碰或震动,甚至可连及胸胁、肩背部,上肢活动时则疼痛加重。 (3)多数在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硬结节,可有触痛,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 (4)乳房疼痛及肿块可随月经、情志的变化而变化。如情志不舒及经前乳房胀痛加重、肿块增大,情志舒畅及经后乳房胀痛减轻、肿块减小。 (5)辅助检查,如钼钯X线乳房摄片,冷光源强光照射

4、,乳腺近红外线、B超等,有支持本病诊断的阳性表现依据。必要时可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二、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在已选取的140例患者中,用常规中成药(乳癖消、小金丹、乳康丸选取一品)按剂量正常口服,观察三月后复查。 2.2治疗组 在选取的138例患者中,在以上常规中成药口服基础上,加贴乳腺贴于固定相应穴位上。(主穴-阿是穴、乳根、气户、膻中旗门辅穴-足三里)24小时换帖,观察3个月复查。 第5页共5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三、疗效观察

5、 3.1疗效评定标准 诊断—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结合现有钼靶X线、乳腺B超检查,诊断可明确。评定标准—治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消失。好转:乳房肿块变软变小,疼痛减轻或消失。未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无变化。以上“治愈”及“好转”标准中,肿块变化,均有钼靶、乳腺B超检查结果证实。: 3.2疗效测评 综上治疗组(口服配合穴位外用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口服组)。 治疗组(口服配合穴位外用组)单项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口服组)。 治疗组(口服配合穴位外用组)半年后随访复发率为0。 四、讨论 第5页共5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

6、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古曰“妇人之疾,关系最巨者则莫如乳”《妇科千金》,可见乳房疾病在女性疾病中的重要性。乳腺增生是以乳房肿块乳痛、乳头溢液为主要症候群的常见乳腺疾病,其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50%,乳腺门诊中乳腺增生患者所占比例为70%有余,其中30—48年龄段居发病高位。中医以为”乳癖”概述,多以气滞、痰凝、血瘀的改变,肾虚、冲任失调则是病机核心,治疗上多以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调节冲任为治疗原则,基本方为川穹、莪术、当归、肉桂、红花、乳香、没药等,共研细末,用黄酒(

7、米醋)调以糊状膏方贴于乳房患处(传统为疼痛点阿是穴)部位。自制膏方简易方便易于操作,且价格低廉,颇受传统女性患者的认同,但是,伴随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与日俱增,中药膏制剂的异味和膏制剂的外溢污染皮肤衣物的弊端,也逐渐成为人们的规避需求,传统中成药乳癖消、小金丹、乳康丸等,集中药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之功效,多年来被临床沿袭使用,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药剂量大、且必须长期口服,其由此引发的胃肠及胆道反应,不可不引起乳腺工作者的正视和应对。探索寻求方便、简约、无胃肠反应、无皮肤刺激、且疗效贴切的治疗乳腺增生的途径是多年来乳腺工作者的课题

8、,经参加多次乳腺疾病的学术研讨会,对内病外治、经皮给药的途径有了全新的认识,自2007年以来尝试用上海曼吉磁生物有限公司的纳米乳腺贴,治疗单纯性乳腺增生,总有效率在90%以上,半年随访,复发率为0。纳米远红外陶瓷材料和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