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问-诊精编版.ppt

中医诊断学问-诊精编版.ppt

ID:68257955

大小:269.5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21-11-10

中医诊断学问-诊精编版.ppt_第1页
中医诊断学问-诊精编版.ppt_第2页
中医诊断学问-诊精编版.ppt_第3页
中医诊断学问-诊精编版.ppt_第4页
中医诊断学问-诊精编版.ppt_第5页
中医诊断学问-诊精编版.ppt_第6页
中医诊断学问-诊精编版.ppt_第7页
中医诊断学问-诊精编版.ppt_第8页
中医诊断学问-诊精编版.ppt_第9页
中医诊断学问-诊精编版.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问-诊精编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目的要求】1、掌握问现在症状的内容及临床意义2、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了解问诊的意义【授课方式】CAI课件【课时】8学时概述一、问诊的意义二、问诊的方法1、医者态度、语言2、有目的(围绕辨证要点)、有重点(现病史)、有次序(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查询病情3、适当提示,避免诱导4、对危重者应抓住要点扼要询问5、及时记录病历、病情问诊的内容一、 一般情况二、问生活史(生活习惯)三、问家族史和既往病史四、问起病五、问现在症状问现在症状(重点)张景岳《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

2、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一、问寒热概念与产生机理询问要点:有无寒热、寒热的时间、特点及兼证寒热的类型(一)恶寒发热(二)但寒不热(三)但热不寒(四)寒热往来恶寒发热—外感表证寒重热轻,无汗:表寒证热重寒轻,汗出:表热证热轻,恶风汗出:表虚证“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恶寒发热并非独见于表证但寒不热—里寒证新病恶寒:里实寒证久病畏寒:里虚寒证但热不寒—里热证1.按症状:壮热、潮热、微热三种发热类型

3、鉴别表2.按病机分:阴虚发热、气虚发热、小儿夏季热寒热往来—半表半里证伤寒少阳证—寒热往来,发无定时疟疾—寒热往来,发有定时二、问汗汗的形成及作用询问要点:汗之有无、汗出的时间、多少、部位、冷热及主要兼证(一)表证辨汗表证有汗表热证:外感热邪表虚证(太阳中风证):外感风邪表证无汗—表寒证:外感寒邪(二)里证辨汗自汗:日间汗出,活动尤甚—气虚或阳虚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阴虚大汗:实热证或亡阳证战汗:先全身恶寒战粟,接着大汗出—邪正相争,疾病转折点黄汗:全身汗出色黄如柏汁,汗出粘衣—湿热交蒸“自汗,盗

4、汗,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三)局部辨汗头汗上焦邪热上蒸中焦湿热上蒸素体阳气偏盛炎上虚阳上越半身无汗—经络闭塞,气血运行不周手足心汗—阴虚阳亢、中焦湿热三、问头身(一)问头部1.头痛前额连眉棱骨痛—阳明经头颞或一侧头痛—少阳经部位后枕痛连项背—太阳经巅顶痛—厥阴经头痛连齿—少阴经头痛晕沉,腹泻自汗—太阴经头痛的性质发病急,病程短,头痛较剧,痛无休止:外感头痛,属实证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发病慢,病程长,头痛较缓,时痛时止:内伤头痛,属虚证气虚头痛

5、血虚头痛肾虚头痛肝火上炎实肝阳上亢痰湿内阻瘀血阻络虚气血两虚肾精亏虚2.头晕(二)问周身身痛新病—实证:外感风寒湿邪、阳毒久病—虚证:气血亏虚身重:湿邪、脾气亏虚四肢关节痛:多见于痹证(行痹、痛痹、著痹、热痹)腰痛:肾虚、寒湿、瘀血等四、问胸胁脘腹 1.问胸部胸痹—胸痛憋闷,痛引肩臂,时轻时重心脉运行不畅真心痛—胸背彻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至节:心脉急骤闭塞肺痈—胸闷痛而咳吐脓血腥臭痰热毒蕴肺,腐肉成脓痞满寒痞:胸满而不痛,胸冷,咳吐涎沫,脉迟热痞:烦渴,脉数虚痞:少气,呼吸不畅,脉弱,喜太息痰痞:

6、咯痰多,脉滑2.问胁部(肝胆)如肝气郁结、肝火郁滞、肝胆湿热、血瘀、悬饮、少阳证3.问胃脘部如寒邪犯胃、胃火、气滞、血瘀、食滞、胃阳虚、胃阴虚4.问腹部腹部部位的划分及所属脏腑病变如大腹隐痛,喜温喜按:脾胃虚寒小腹胀痛,小便不利:膀胱湿热五、问耳目(一)问耳1.耳鸣2.耳聋听力减退或消失重听:久病、肾精虚衰(二)问目1.目痛痛剧—实证,肝火上炎、风热上攻微痛—虚证,阴虚火旺2.目眩实证—风火上扰、痰湿上蒙清窍虚证—中气下陷、肝肾精血亏虚3.目昏—气虚、肝血不足、肾精亏虚4.雀目—肝血不足六、问饮食与口

7、味(一)口渴与饮水1.口不渴:寒证、湿证、无明显燥热病证2.口渴多饮:燥证、热证、消渴病3.渴不多饮:阴虚、湿热、痰饮、瘀血(二)问食欲与食量1.食欲减退新病、暴病:正气抗邪久病:脾胃虚弱、湿邪困脾2.厌食:食积胃脘、肝胆湿热、脾胃湿热、妊娠恶阻3.多食易饥:胃火亢盛、胃强脾弱、消渴病、瘿病4.饥不欲食:胃阴不足、虚火内扰5.偏嗜食物:虫积或妊娠除中:久病重病患者本不能食,而突然索食暴食—为脾胃之气将绝(三)问口味口淡—脾胃气虚、寒证口甜或粘腻—脾胃湿热、肝胆火旺口中泛酸—肝胃蕴热口中酸馊—伤食口苦—

8、热证口咸—肾虚、寒证七、问睡眠生理:卫气昼行阳经、阳气盛则寤卫气夜入阴经、阴气盛则寐病理:失眠——阳不入阴嗜睡——阳不出表(一)问失眠失眠的病机阴血亏虚,心神失养(虚)邪气内盛,心神被扰阳不入阴,神不守舍失眠(实)心肾不交失眠心脾两虚胆郁痰扰食滞内停(二)问嗜睡嗜睡与但欲寐、昏睡的区别痰湿困脾嗜睡脾气虚弱心肾阳虚温病热入营血八、问二便询问要点:二便次数、质、量、排便感(一)问大便1.便次异常便秘实证—热盛伤津、阴寒内结虚证—津亏血少、气阴两亏泄泻实证—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