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废水的形成及高盐废水处理技术

高盐废水的形成及高盐废水处理技术

ID:68351274

大小:15.8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10-01

高盐废水的形成及高盐废水处理技术_第1页
高盐废水的形成及高盐废水处理技术_第2页
高盐废水的形成及高盐废水处理技术_第3页
高盐废水的形成及高盐废水处理技术_第4页
高盐废水的形成及高盐废水处理技术_第5页
高盐废水的形成及高盐废水处理技术_第6页
高盐废水的形成及高盐废水处理技术_第7页
高盐废水的形成及高盐废水处理技术_第8页
资源描述:

《高盐废水的形成及高盐废水处理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盐废水的形成及高盐废水处理技术化工生产中高盐废水的来源通常,对于废水生化处理而言,高盐废水是指含有机物和至少总溶解固体(TDS)的质量分数大于3.5%的废水。因为在这类废水中,除了含有有机污染物,还含有大量可溶性的无机盐,如Cl-、Na+、SO42-、Ca2+等。所以,这类废水一般是生化处理的极限。这类废水除了海水淡化产生外,其他主要来源于以下领域:①化工生产,化学反应不完全或化学反应副产物,尤其染料、农药等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COD、高盐有毒废水;②废水处理,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水处理剂及酸、碱的加入带来的矿

2、化,以及大部分“淡”水回收而产生的浓缩液,都会增加可溶性盐类的浓度,形成所谓的难于生化处理的“高盐度废水”。可见,这类含盐废水已经较普通废水对环境有更大的污染性。在介绍中,高盐废水是指达标排放水通过采用反渗透技术回收大部分“淡水”之后,产生的浓盐水再经过蒸发、或者其他脱盐技术处理,得到总溶解固体(TDS)的质量分数大于8%的难于生化处理的浓废液;或者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直接产生的高COD含量、总溶解固体(TDS)的质量分数大于15%和无法生化处理的废水。为了彻底根治这类高盐废水的污染,不仅要降低其COD的含量,而且更为重要的

3、是实现可溶解盐类物质从废水中的完全分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高盐废水的处理目标。1来自化工生产过程的高盐废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迅猛发展,印染行业规模迅速扩大,染料的生产与使用量越来越大。由此,产生大量的高COD、高色度、高毒性、高盐度、低B/C的染料废水。据统计,2021年印染行业所产生的染料废水总量已达24.3亿吨,占纺织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80%以上。该种染料废水具有的“四高一低”的特点,并且与使用染料的种类有关。与此同时,在染料生产中,排放废水中盐类的富集主要是由生产工艺和工艺助剂的添加造

4、成的。比如,在江苏某染料厂综合废水中,仅氯盐质量分数就高达60g/L。可见,如何高效处理高盐度、高污染度的印染废水,实现氯盐从达标水的分离,满足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要求,已成为印染废水处理的难题。在化工生产中,农药生产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高盐废水。据统计,全国农药生产厂已达1600家左右,农药年产量达47.6万吨。其中,有机磷农药的生产占农药工业的50%以上。该种农药废水的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污染成分复杂、毒性大、难降解、水质不稳定等。比如,在除草剂草甘膦的生产过程中,浓缩母液过程会产生浓度很高的磷酸盐和氯化钠废水,其CO

5、D为50000mg/L左右,盐类的含量可达150g/L。对于此类高COD、高盐农药废水,必须采取有效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否则,必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除此之外,在其他化工生产过程中,也会有高盐废水产生。例如,氨碱法制备纯碱生产中,蒸氨处理后系统排放废水的可溶性盐含量一般可达15%~20%,其中大部分为CaCl2、NaCl。在煤化工行业中,含盐废水经过热浓缩工艺后,外排的浓缩废水含盐量可达20%以上。对于化工过程中产生的高盐废水,由于来源于不同化工产品与生产工艺,高盐废水的性质也各异。因此,对于化工生产中直接产生的各种高盐废

6、水,需要按照高盐废水的不同来源、性质进行分类并选择最优工艺处理。2 化工废水处理与淡水回收利用过程的高盐废水在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中,废水的来源、组成都不相同,处理工艺方法也很多,但是都是以降低废水COD含量、最后回收部分“淡”水为目的的。由此,在废水处理COD值达标之后,将会进一步采用反渗透等技术,回收部分“淡”水进行回用,以节约水资源。在整个工艺进程中,预处理系统、水处理药剂的加入及水的回用都导致废水中盐含量的增加和高盐水的形成。许多工业废水都含有机/无机混合污染物,在某些废水中甚至含有不利于微生物生存或难生化降解的污染

7、物。这样,有必要通过物化预处理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废水经过预处理之后,虽然废水中的有毒类、难降解类含量会有所降低,但是各种添加剂的加入会使废水中盐类含量增加,形成含盐较高的废水。同时,脱盐预处理也会产生含盐量较高的高盐废水一般地,降低废水COD的方法可分为物化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法具有成本低等优点,是首选处理方法。对于生化性较差的废水,采用物化-生化耦合工艺技术进行处理,已经成为当今难生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各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耐盐菌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与利用,使得处理废水的盐含量有一定提高。虽然废水中的含盐

8、量还是应有所控制、不宜过高,但是研究发现,当盐质量分数达到3.5%时,COD去除率可以达到60%;同时,废水中最高盐含量达到5%时,采用耐盐菌进行生化处理也是有效的。可见,随着废水处理技术和工艺的发展,特别是物化法和生物法工艺的联合应用与耐盐菌种的研发与实践,都使得废水在COD达标处理的同时,排放水中的可溶性盐含量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