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荟萃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荟萃

ID:6841541

大小:6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1-27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荟萃_第1页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荟萃_第2页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荟萃_第3页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荟萃_第4页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荟萃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荟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荟萃一、词语按照语法功能,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和拟声词。虚词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其作用主要是连接和附着,被连接和附着的是各类实词、短语或句子。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人或事物的名称。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表示人名

2、的如“孔子”“闰土”“父亲”;表示处所的如“三味书屋”;表示时间的如“正午”“晚上”;表示方位的如“中间”“下面”;表示事物的如“梅花鹿”“匾”“画”“古树”“牌位”;表示抽象概念的如“礼”“方法”。【想一想】你能说出哪些方位名词?(单纯的: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内、外、里、中、间、旁;合成的:以上、之上、上下、内外等等)2.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走到那

3、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动词至少可以分为如下九类:(1)、行为动词:表示行为动作。如“看、洗、睡、飞、飘”等。(2)、心理活动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爱、恨、想、尊敬、希望”等。(3)、行止动词:表示动作开始、进行或停止。如“开始、进行、继续、停止”等。(4)、祈使动词:表示命令或请求。如“使、迫使、令、命令、叫、教、让、请、请求”等。(5)、有无动词:表示事物的有无。包括“有、没、没有”。(6)、比似动词:表示事物间的比似关系。如“像、似、如、如同、仿佛”等。(7)、判断动词:表示对事物的判断和肯定。只有一个“是”。(8)

4、、趋向动词:如“来、去、起来、进来、出去、下去、上去”等。(9)、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肯、应该、可以、敢、会”等。3.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下边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表示形状的如“小”(另外如“大”“高”“圆”等);表示性质的如“镇定”“勇敢”“乐观”;表示状态的如“朦胧”“橘红”“远”等。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名词。恰当地使用形容词,能把人或事物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形容词中有一类很特殊,叫非谓形容词,能修饰名

5、词,但不能单独充当谓语。如:个别、主要、大型、初级、新式、无能、天然、慢性、共同、人为等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别】A、名词可以用“不是”否定,如“不是山”;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用“不”否定,如“不研究”“不整齐”。(少数形容词没有否定形式,如“雪白”“红彤彤”。B、能带宾语的是动词,如“来上海”“发展经济”。C、不能带宾语而能受“很”修饰的是形容词,如“很好”“很伟大”。D、不能带宾语又不能受“很”修饰的,有的是动词,有的是形容词,如“休息”“咳嗽”(动词);“雪白”“笔直”(形容词)。如何区分呢?动词能带动量补语,如“休息一下”“

6、咳嗽一阵”;形容词不能。4.代词(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自己、人家;(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怎样、哪、哪里;(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每、各。使用人称代词,要注意“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指男女兼有。还要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代词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在句中用以避免名词的重复。因此,代词的使用必须和它所代替的

7、名词在人称、数量等各方面取得一致。5.数量词一座30里高的瑶山。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拿出仅有的一点米。一尺多宽。第一座难走的山。五、八军团。歇了一下。上面加点的词都是表示数目的,叫数词。在数词中,有的表示确数,如:一、二、百、千;有的表示概数,如:几、些、多数、少数;有的表示序数,前头要加上表示次第的“第、初、老”等等,如:第一、初五、老三。上面加线的词,都是表示单位的量词。有的表示事物的单位;有的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前者较多,有表示个体的,如:只、个、台、枝、条;有表示集体的,如:双、副、对、类、帮;有表示不定量的,如些、点;有表示度

8、量衡的,如:丈、尺、里、亩。后者较少,如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番。数词和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前边,如:一本书;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动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