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

胸膜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

ID:6844213

大小:36.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8

胸膜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_第1页
胸膜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_第2页
胸膜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_第3页
胸膜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_第4页
胸膜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胸膜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胸膜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SOP题目:胸膜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SOP编号:XJYY-CSZD-SOP-017-01页数:4页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人员时间适用范围超声诊断科所有药物临床试验颁发日期:执行日期:修订记录表时间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修订版本号修订内容记录表编号页码修订原因修订内容修订人签名/日期审核人签名/日期批准人签名/日期胸膜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I.目的:确立胸膜腔穿刺术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胸膜腔穿刺术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I.范围:适用胸膜腔穿刺术的操作。II.规程:1)概述胸膜腔穿刺术可抽出患者胸腔内的积液、积气等,使受压的肺

2、复张,改善呼吸困难,或向胸腔内注入药物,以达到治疗目的;也可对抽取的胸腔内容物进行细胞学、细菌学、生化等检查,以达到诊断目的。分排液法和排气法两种。2)适应症1.诊断性穿刺。2.大量胸腔积液、气胸。3.胸腔内注射药物,脓胸行抽脓灌洗治疗。3)禁忌症1.靠近纵隔、心脏和大血管附近的局限性积液、积脓。2.严重肺气肿。3.严重出血倾向。4.穿刺点皮肤感染性疾病。5.机械通气和肺大疱为相对禁忌证。4)操作流程1.用品:胸穿包及消毒用品。2.体位:常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病重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3、3.部位:排液法,穿刺宜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可用蘸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做标记。排气法,常规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特殊病例依据胸片确定穿刺点。1.操作: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肤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术者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

4、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检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针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如用较粗的长针头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进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尔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中,以便记量或送检。抽液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用于排气时,穿刺针进入胸腔后,立即连接气胸器测压,然后排气,至胸内压接近零为止。停止抽气后,应留针3-

5、5分钟,观察压力变化,若压力迅速升高,提示张力性气胸,应改用闭式引流。病情危急而无气胸器及其他减压设备,可用粗针头直接穿刺排气。2)注意事项1.胸穿前应行X线胸透或摄片及B超定位。2.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地西泮(安定)5-10mg,或口服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3.操作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痰、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抽液,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或进行其他对症处

6、理。4.穿刺过程中应嘱病人保持体位,避免咳嗽或深呼吸,以防针尖刺伤肺脏。1.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抽取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则每次应尽量抽净。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瘤细胞,至少需100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2.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3.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误穿隔肌、损伤腹腔脏器。4.抽液完毕,若需向胸腔内注入药物,宜先抽出少量胸水将药物稀释

7、,再回注入胸腔内。5.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6小时,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II.参考依据:《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第四版)III.附件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