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ID:6848151

大小:313.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1-28

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辽宁省锦州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共16分.1-8题每小题1分,9-12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下表内)1.(1分)(2013•锦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汁B.米饭腐败C.黄瓜切段D.蔬菜清洗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解答:解:A、西瓜榨汁的过程中,只是把西瓜中的汁液压榨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米饭腐败的过程中,米饭中的有机物发生缓慢氧化,生成水、

2、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切断黄瓜的过程中,只是黄瓜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清洗蔬菜的过程中,只是把蔬菜上的灰尘等物质洗下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实验现象,例如,发光、放热、状态和形状变化等,但是这些现象只是判断化学变化的辅助手段,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直接依据,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直接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 2.(1分)(2013•锦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B.测溶液pH28/28 C.点燃酒精灯D.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溶

3、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化学药品不能直接用手接触;B、测定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直接伸入待测试剂内,会对试剂造成污染;C、点燃酒精灯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D、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会引起试液污染或腐蚀胶头.解答:解:A、取用固体药品时应用镊子或药匙,故A错误;B、测定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直接伸入待测试剂内,会对试剂造成污染,正确的方法是将一张pH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故B错误;C、点燃酒精灯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故C正

4、确;D、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会引起试液污染或腐蚀胶头,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关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3.(1分)(2013•锦州)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石墨、氯酸钾、石油B.铜、氧化镁、铁锈 C.臭氧、二氧化硫、冰水混合物D.液态氧、干冰、空气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28/28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

5、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解答:解:A、石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氯酸钾是由氯、钾、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石油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铜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氧化镁是由镁、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混合物,故B对;C、臭氧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硫是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只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错;D、液态氧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空气中含有氮气

6、、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对.故选BD.点评:应抓住概念的要点来判断物质的类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 4.(1分)(2013•锦州)下列各组气体,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  ) A.氧气和空气B.甲烷和氮气C.二氧化碳和氮气D.一氧化碳和氧气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空气、甲烷、一氧化碳这些气体遇到燃着的木条所呈现的不同现象来回答.解答:解:A、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空气没有变化,故A正确;B28/28、甲烷遇到燃着的木条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氮气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B正确;C、二氧化碳和氮气

7、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C错误;D、一氧化碳遇到燃着的木条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故D正确.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可知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空气使燃着的木条无变化,一氧化碳、甲烷都能遇到燃着的木条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5.(1分)(2013•锦州)从分子或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搜救犬通过闻气味找到搜寻的目标﹣分子在不断运动 B.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体积改变 C.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考点:利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