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

ID:68691110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10-19

工程地质学_第1页
工程地质学_第2页
工程地质学_第3页
工程地质学_第4页
工程地质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1、工程地质的条件即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包括岩土类型及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2、工程地质的问题指的是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建筑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3、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方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工程地质类比法。第一章地质作用1、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等。2、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3、风化作用是组成地壳的岩石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的作用,使之在原地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现象。按其性质和因素不同分为三类:物理风

2、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4、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自地壳形成以来,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虽然它们时强时弱,有时一某种作用为主导,但始终是相互依存,彼此推进的。第二章矿物与岩石1、矿物: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和化合物。2、矿物的物理性质:颜色(自色、他色、假色);条痕;光泽(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特殊光泽);透明度;硬度;解理和断口。3、岩浆岩的结构主要是指组成岩浆岩的结晶程度、矿物颗粒大小、形状特征以及这些物质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所反映出来的特征。⑴、根据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半晶

3、质结构⑵、根据绝对颗粒大小可分为: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⑶、根据颗粒大小可分为: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和似斑状结构⑷、岩浆岩的构造: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4、⑴沉积岩的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⑵沉积岩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5、⑴变质岩的结构: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⑵变质岩的构造:片理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第三章地质构造1、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2、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4、地层层序、岩性变化、地层接触关系和古生物化石来确定。3、地层接触关系法包括: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要会识别)4、褶皱的分类:根据褶皱轴面和两翼的产状分类,直立褶皱、倾斜褶皱和倒转褶皱,平卧褶皱;根据褶皱的枢纽产状分类,水平褶皱、倾斜褶皱。5、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1)褶皱核部的岩层节理发育,岩石破碎,易风化剥蚀,强度低,渗透性大,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高低。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是,应重点关注岩层的倾向及倾角的大小。3)对于隧道或道路工程线路等深埋地下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4)当隧道轴线与岩层走

5、向近与垂直时,隧道可能穿过不同性质的岩层,要特别注意岩性软弱、节理发育及含水层地段,这些地段常因岩性破碎、大量漏水而发生坍塌事故。6、断裂构造分为:节理(张节理和剪节理)和断层(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两类。7、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1)断层降低了地基岩性的强度及稳定性。2)断裂构造带不仅岩体破碎,而且断层上、下盘的岩性也可能不同,如果在此处进行建筑工程,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3)隧道工程通过断裂破碎带地段,易发生坍塌甚至冒顶。4)沿断裂破碎带地段易形成风化深槽及岩溶发育带。55)断裂破碎带常为地下水的良好通道,地下水的出露也常被断裂构造所控制。6)构造断裂带在

6、新的地壳运动影响下,可能发生新的移动。第四章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第四纪沉积物(一般属于含水层)的类型:1)残积物(多在山顶)2)坡积物(多在山脚)3)洪积物4)冲积物5)湖泊沉积物6)海洋沉积物7)冰渍与冰水沉积物8)风积物第五章 地下水1、地下水的来源:渗透水、凝结水、原生水、封存水2、地下水存在的状态: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固态水3、地下水中常见的阳离子:常见阴离子: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地下水含有气体成分:地下水中呈分子状态的化合物:4、地下水的类型: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5、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7、1)潜水的特征:一、潜水与大气相通,具有自由水面,为无压力水;二、潜水的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以及灌溉用水、生活和工业废水和补给,其中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三、潜水水位、埋藏深度、水量、水质等受气侯影响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四、潜水易受污染。2)等水位线图:一、确定潜水流动方向;二、确定水力坡度;三、确定潜水和河水的补给关系四、确定潜水埋藏深度五、分析推断含水层岩性或厚度变化3)潜水的补给、径流、排泄4)补给:大气降水的渗入是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表水是潜水的补给来源之一;承压水水位高于潜水位且潜水分布于排泄地段,也可经发

8、生承压水补给潜水6、径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