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的期盼》赏析

《白发的期盼》赏析

ID:6879927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29

《白发的期盼》赏析_第1页
《白发的期盼》赏析_第2页
《白发的期盼》赏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白发的期盼》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播节目《白发的期盼》赏析08级新媒体尚聪《白发的期盼》这是一部获得2000年亚广联信息节目奖的广播节目作品。从节目的立意和选题上说,该节目反映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就是——“空巢”现象。空巢一词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语(emptynest),就空巢现象而言其意思是指孩子长大离家后,父母独自在家的空虚、寂寞的状态。字义上,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空寂。这个广播节目创作于上世纪最后一年——2000年,就在之前的1999年的春节晚会上,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通过春晚这个平台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而这首歌与当时社会上流行

2、的所谓的“主流的”流行歌曲旋律上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似乎少了几分青春的气息。这的歌曲甚至让一向以流行音乐不以为然的老年人着了迷。有几句歌词是这样说的:“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这首歌曲成功的秘诀在于它唱进了老百姓的心坎里。说出了广大老年人的心声,倾诉了广大年轻人、中年人对父母长期持有而又无法表达爱的一种歉疚……就在几年前舆论中还在倡导者“舍小家顾大家”,宣传着那些为了干好工作而牺牲家庭的典型人物。而中国老龄化社会这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却不得不逼着人们开始对“空巢”这一我们必须面对的

3、问题开始中国人自己的思考。我认为广播节目《白发的期盼》与这首当年流行的《常回家看看》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完全站在一个最客观的角度,反映出了当时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的一个突出的但是有被人们长期忽视的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在节目中编导有意识的将《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插入节目中。这么做的目的绝不是简单地烘托节目气氛或是增加节目的欣赏价值、视听效果。我认为编导在插入《常回家看看》作为背景音乐时,他的考虑是让听众从多个角度有一种共鸣,再把当年春节联欢晚会的那种氛围找回来。目的通过听众的这些共鸣是引起他们对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有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的思考。这是整个节

4、目的所要达到的一个宣传目的,《常回家看看》的插入实际上是整个节目的“画龙点睛”之笔。通过这首歌曲节目的编导们巧妙地把节目的主线和所要突出的重点直接地传递给听众。就是让所有的听众通过收听这期节目都明白这个“常回家看看”的简单道理。“常回家看看”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真正做到又谈何容易?毕竟现在社会的年轻人、中年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担负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社会责任。这其实就是一对社会矛盾,要通过努力处理好自身工作和家庭亲情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地去调和去化解这个矛盾。而节目的本身已不是纯粹说教,二不是一味地批判指责。而是把一些简单的事实摆在听众面

5、前,让听众自己去思考他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听众中有些是已经面对空巢问题的老人,有的是正在事业巅峰的年轻人,还有一些是即将走出校门准备开始面对事业家庭之间问题的青年学子。听完这期节目后,他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所要思考的问题。这些事实离我们其实很近很近,甚至好多情况版本就是我们自己,只不过主角不是我们罢了。矛盾是可以调和最终可以解决的,编导们对这期节目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是他们绝不指望通过一期节目来解决这个社会难题,而是敲响问题的“警钟”。这其实是媒体舆论监督的一个作用、一种境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