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钡电容电池培训讲学

钛酸钡电容电池培训讲学

ID:68808646

大小:20.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11-16

钛酸钡电容电池培训讲学_第1页
钛酸钡电容电池培训讲学_第2页
钛酸钡电容电池培训讲学_第3页
钛酸钡电容电池培训讲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钛酸钡电容电池培训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钛酸钡电容电池精品文档钛酸钡电容电池我们生活在一个十倍速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新事物不断颠覆旧事物的时代,在短短的十多年里:光驱取代了软驱,VCD取代了磁带录像机,walkman取代了录音机,但mp3又取代了walkman,而U盘大有取代光盘的趋势,家家都有的数码相机几乎让胶卷完全退出了市场,正值人们在热议锂离子动力电池要取代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的时候,一种由高纯钛酸钡制造的超级电容器却可能完全颠覆锂离子电池;2007年1月16日,美国德州一家研制电动汽车储能装置、名为EEStor的公司打破沈默,对外宣告了他们『里程碑』式的成果:他们的自动生产线由独立的第三方分析验收,其产品的关键物质高

2、纯钛酸钡已经能够批量生产,纯度已经能够达到99.9994%;这意味着可以用这种高纯钛酸钡粉末生产新型的陶瓷叠片式超级电容器,而这种陶瓷叠片式超级电容不仅具有电化学双层电容器具有的高功率性能,高安全性能,长达百万次的循环寿命,更具有两倍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它的量产将可能完全颠覆锂离子电池;依据EEStor公司2006年4月发表的专利,这种储能装置是用高纯钛酸钡粉末涂在树脂膜的表面,干燥后进行剥离,然后切割成型,在极度净化的环境下通过层叠的方式,加工成叠片式陶瓷电容器;由这种陶瓷叠片式超级电容器构成的电源系统,在充电条件许可的情形下,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布满电并能驱动一台轻型电动轿车行驶3

3、00多公里;与锂离子动力电池相比,电化学双层电容器具有许多优点,它具有很高的功率密度,能够以1000C的倍率充放电,它具有极长的使用寿命,能够反复充放电近百万次;但是它也有弱点——它的能量密度只有锂离子电池的1/20,即算是近年来日本的生产企业在提精深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仍然只能达到锂离子电池的1/10;原先美国人接受了湿化学工艺,掺杂改性的高介电常数钛酸钡纳米颗粒材料,双层包覆氧化铝与钙镁硅酸盐物质,包覆层厚度100埃米,复合PET绝缘聚合物材料,热压成型1微米的薄膜,击穿电压超过4000V,薄膜表面喷涂9微米厚的金属电极涂层,形成超高压超薄平板电容器组件,专利

4、记载的自放电率是0.1%/30天,储能密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假如工艺成熟,意味着有可能完全剔除内燃机;电容器特性无限充放电次数,无电化学反应,超高充放电倍率,超高功率;而EEStor公司开发的陶瓷叠片式超级电容器,接受具有极高介电常数的高纯纳米钛酸钡,能量密度大为提高,使电容器的能量密度由原先的每公斤6wh提高到了280wh;是锂离子动力电池100wh的2.8倍;此外,由于该产品为陶瓷叠片式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不存在电化学反应,电容器内部没有易燃的有机溶剂电解液,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材料的分解问题,其循环寿命高达100万次,且不会显现锂离子电池由于滥用显现过热起火甚至的安全问题;1

5、月14日,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嘉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举办;中共中心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心军委主席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出席嘉奖大会并为获奖人员颁奖;山东高校获得四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山东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国群教授的“快速热循环高光注塑成型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化学与化工学院陈代荣教授的“多层陶瓷电容器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治理员删除精品文档用钛酸钡基介电陶瓷材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两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山大数学学院和大庆油田等单位合作的项目“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连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山东高校为第七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由山

6、大医学院陈子江教授参与完成的项目“提高产生人口质量的生殖技术创建、体系优化与临床推广应用”(山东高校为其次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赵国群教授领导的团队针对常规注塑技术生产的塑件缺陷,以及生产流程问题,制造了一种将模具快速加热至聚合物玻璃化度以上并快速冷却至出件度的动态模把握方法,建立了具有自主学问产权的快速热循环高光注塑工艺、高光模具、把握设备、产品质量把握等成套技术,设计建造了系列生产线,开发出上百种高光精密注塑模具和高光塑件产品,形成了年产700余万件高光塑件的生产才能;在海信、三星、LG、夏普、松下等14个国家的著名公司获得应用;塑件生产流程由实施前四道工序减为实施后一道

7、工序,取消了污染严肃的打磨、喷涂、罩光工序,降低了塑件生产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会和环境效益,在促进我国注塑技术进展、培育新兴产业和带动家电、通讯、电子、汽车等行业进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陈代荣教授项目组研发了超细钛酸钡基介电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以及产业化应用技术,主要科技创新包括:高结晶度超细钛酸钡材料的溶胶结合低水热制备技术;超薄介质层MLCC用钛酸钡介质瓷料的介电特性调变技术;贱金属超薄介质层多层陶瓷电容(MLCC)的改进烧成技术;实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