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

ID:6894129

大小:85.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1-30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_第1页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_第2页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_第3页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_第4页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干化学测定的原理  干化学法尿pH检查的原理是采用酸碱指示剂法,其测试膜块区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6.0~7.6)。两种酸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反映尿pH4.5~9.0的变异范围。 二、干化学法检查尿pH的注意事项 (1)检测时尿标本必须新鲜,放置过久细菌分解尿液成分可导致pH改变,大多数细菌如变形‘ 等,分解尿素产生氨,可使尿液呈碱性;但在少数情况下,细菌也分解尿液成分产生酸性物质,使尿q偏酸。   (2)当肾脏分泌的尿液含有过多的碳酸氢盐和碳酸缓冲对时,如果尿液放置时间过久,尿液中?氧化碳会自然扩散到空气中,使尿p

2、H增高。  3)在测定过程中,应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将试剂带浸泡尿液标本中,浸尿时间过长,尿pH呈减低  4)在使用多项试剂带进行测定时,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试剂带上不能浸量的尿液标本,防止试剂带相互之间的“溢出"(runover)现象,影响尿pH测定。   5)尿液pH主要反映肾脏在维持血浆和细胞外液正常氢离子浓度方面的能力,而干化学法测定只4\半定量的实验结果。因此在临床观察结果时,不要单从尿pH测定值分析,要结合临床其他资料驻数据,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方法原理:干化学法尿pH检查的原理是采用酸碱指示剂法,

3、其测试膜块区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6.0~7.6)。两种酸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反映尿pH4.5~9.0的变异范围。  临床意义:  1、尿pH检测了解体内酸碱平衡情况 在代谢性酸中毒、痛风、糖尿病、肾结石、Ⅳ型肾小管酸中毒、白血病和坏血病时,常有强酸性尿。碱中毒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酸中毒(Ⅰ、Ⅱ、Ⅲ型)、泌尿系变形杆菌感染时,可呈碱性尿。  2、观察尿pH变化,指导临床用药,预防肾结石的形成和复发,减轻泌尿系微生物的感染  研究证明,某些肾结石的形成与尿pH变化密切相关,如在尿pH降低时容易形成酸性结石;而在

4、尿PH增加时容易形成碱性结石。因此,临床对于某些患者有形成酸性结石(如尿酸和胱氨酸结石)倾向S时如果给药使尿pH保持碱性或至少尿pH在6.5以上,就不会形成酸性结石。相反,临床对于某些患者有形成碱性结石(如磷酸钙结石)倾向时,如果给药使尿pH保持酸性,也就不会形成碱性结石。此外,碱性尿可促进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同样使尿液呈酸性也可预防细菌的生长,减少泌尿系统的感染。  尿pH检测不仅可了解体内酸碱平衡情况,还可监控尿pH变化对其他膜块区反应的干扰作用,如尿蛋白测定、尿比重检查受尿pH影响很大,因此,当尿pH明显升高或减低时,要考虑同时检测尿比

5、重、尿蛋白结果:是否可靠或用其他方法进行检测。。   第二节尿比重(比密)测定 尿液比重(比密)(specificgravity,SG)是指尿液与纯水的重量之比,是尿中溶解物质浓度的指标。溶解于尿液中的固体物质,主要是尿素和氯化钠,前者反映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后者反映食物中的含盐量,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尿比重与排出的水分、盐类和尿量有关。  尿比重测定可以估计肾脏浓缩功能。由于尿比重还受年龄、饮水量、出汗等因素的影响,故多次测定比单次测定更能反映肾脏浓缩功能。 尿比重测定在临床使用的方法较多,如称重法、浮标法(尿比重计法)、液滴落下法、超声波法、

6、折射仪法,于化学试剂带法,等等。由于干化学试剂带法具有简便、快速,测定尿比重不受非离子成分如葡萄扰,且同时给出多项尿液参数结果,现已广泛使用。但由于试验结果划分范围跨度大,敏感性较比学法测比重只能用于健康人及初诊病人筛选试验。根据美国NCCLS文件,折射仪法为尿比重检测的参考方法。  一、干化学法测试的原理。 干化学试剂带法测定尿比重的膜块中主要含有两种成分(表3—2):一种是电解质共聚体,即甲氧乙面丁烯二酸(methoxyethylenemaleicacid)共聚合体(图3—1);另一种是酸碱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PH6.o~7.6)。除这两种

7、物质外,还含有其他物质如缓冲剂等。其测试原理模式见图3—2。   二、干化学法尿比重检查注意事项 (1)尿液标本必须新鲜,不能含有强碱、强酸等物质(如奎宁、嘧啶等药物),这些物质的存在都会直接影响试剂带测定尿比重。当尿液pH≥7.0时,应该在干化学法测定结果的基础上增加0.005作为由强碱尿损失的补偿。其补偿机理是:当尿液pH≥7.o时,尿液必将存在着氢氧根离子(OH—),它的存在会中和掉由尿液离子成分使电解质聚合体释放出来的氢离子(H’),导致氢离子不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结果偏低。在强酸性尿液时,干化学法测定尿比重结果明显偏高,但在一般情况下尿

8、液不可能呈强酸性,所以影响不如碱性尿那么直接。表3—3显示不同尿pH对尿比重的影响。   (2)尿比重计法、折射仪法和干化学法是采用不同的原理测定尿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