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ID:69028703

大小:4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10-25

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教案_第1页
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教案_第2页
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教案_第3页
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教案_第4页
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教案_第5页
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教案_第6页
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教案_第7页
资源描述:

《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月夜忆舍弟?、?过贾谊宅?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独立学习,正确理解本首诗的意思。2、通过层层诵读方法的指导,初步感受诗人的情感。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咏月诗词大比拼〔出示一轮明月图片〕师:各位同学,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良辰美景,让我们对月怀远,望月诉情。面对一轮明月,我们会不由的吟诵……二、诵读古诗1、师生共同板书诗题,读题。2、指名读题,要求读准诗题每一个字音,读出诗题的

2、节奏。3、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准诗句中每一个字音,读得字正腔圆。4、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顺诗句,读出五言的音律节奏,读得有板有眼。三、诵读第二环节:原汁原味地读师: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得正确、读出节奏,要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诗有它的平仄规律,我们按照平仄的规律来读,就能读出一定的味道。1、教师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两遍,让学生体会两遍的不同,并感受哪一遍更有味道。2、指导学生按平仄的读音规律〔平长仄短〕来读诗。四、诵读第三环节:入情入境地读1、学生默读古诗,并借助注释和背景介绍了

3、解诗的大意。2、教师提出两个问题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第一个问题:诗中,杜甫的“身〞在哪里?何以见得?第二个问题:诗中,杜甫的“心〞在哪里?何以见得?3、教师再追问两个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了解诗意。问题:舍弟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根据学生答复,教师板书:身在他乡杜甫舍弟心忆对方4、师:是呀,正是这份离散,这份牵挂,这份思念,让杜甫在月夜之下如此忆舍弟、忆舍弟。让我们带着这份离散、这份牵挂、这份思念一起走进杜甫那颗思乡思亲的心。〔学生齐读。〕5、教师读,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诗境。..word.zl-.

4、-师:〔音乐〕孩子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杜甫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心世界。请仔细听教师朗读,认真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听到了……依据学生答复,师相机总结:你们看到了杜甫或彷徨在戍鼓楼下,或追寻在边秋的古道上;听到了鼓声、雁声;甚至有同学看到了杜甫深夜思念弟弟辗转于床上,看到了杜甫寒夜批衣望月……此刻,在杜甫的心中有的只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课件出示,学生引读。〕6、复原故土明月情景,进一步把握诗人思弟之心。师:在苦苦思念胞弟的诗人眼中,本来夜

5、夜一样洁白的霜露,为何今夜偏偏显得格外苍白?本来到处一样的月亮,为何今夜偏偏只有故土的月亮最明亮?〔引导学生想象在杜甫记忆中的故土,那轮明月之下会出现什么画面,音乐起,学生书写片断。〕师:是啊,那戍鼓楼上的点点鼓声,那边秋之上的阵阵孤雁之鸣,更使诗人愁上加愁,思上加思。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中,走进诗人那颗兄弟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卜的忧愁、思念之心。?过贾谊宅?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长卿(709-约780),字文房,河间(今属)人。天宝间登进士第,肃宗时为长洲(今属)尉,摄海盐令,因事下

6、狱,贬为州南巴尉(今电白)。后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后。被诬,贬睦州(今建德)司马,迁随州刺史,死于任上。世称随州,有?随州集?。长卿的诗多写个人穷愁不遇,为大历诗风主要代表,与钱起并称“钱〞。善写五律以“五言长城〞自负,宋希文?对床夜语?说“杜之后,五言当学长卿、郎士元〞。此诗作于诗人被贬经过之时。2.根本解读这首诗写诗人经过贾谊旧宅时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主旨)第1联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第2联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第3联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和自己多舛的命运。第4联诗人外表是写

7、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语。首联“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谪宦〞,贬官生涯。“栖迟〞,如鸟儿那样敛翅歇息。这里比喻贾谊惊惶不安、佗傺[佗傺:tuóchì失意]失意的谪宦生涯。三年谪宦生涯,换来的只是“万古〞留悲,多么凄楚沉重的遭遇!以一“悲〞字,定下全篇忧郁凄怆的基调,切合贾谊的一生,更能让人联想到长卿自己贬谪的悲苦命运。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秋草〞、“寒林〞、“人去〞、“日斜〞,均是令人伤感的意象,渲染

8、了贾谊宅的环境凄清。如此凄清的环境,诗人还要去“独寻〞,正是诗人与贾谊有共同悲苦命运而引发的共鸣。“寒林〞和“日斜〞,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处境。“..word.zl-.-空见〞,感慨如贾谊这样治国贤才已再不可见,表达了诗人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怅惘心情。这两句还化用了贾谊?鵩[fú]鸟赋?中的句子:“庚子日斜兮,鵩集余舍〞、“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贾谊在时,看到古人认为不祥的鵩鸟,深感自己之不幸。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