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某县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xx年某县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ID:6916740

大小:36.3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30

xx年某县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_第1页
xx年某县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_第2页
xx年某县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_第3页
xx年某县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_第4页
xx年某县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xx年某县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年某县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根据XX文件精神,5月1日—5月13日,我县组成12个调研组对全县12个乡镇231个贫困村的发展状况、部分县直单位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基本掌握了我县贫困农村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贫困农村发展现状   我县XX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以下的村共152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6%,共涉及30968户、10.65万人,分别占全县农村总户数、总人口的52%、49%,特困户达到6649户。共有耕地面积18.8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1%,有林地面积78.

2、9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61%。所调查村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05元,最低的潞城镇梨树掌村只有1856元,平均集体经济收入为0.64万元,其中157个村集体收入为0,XX年底平均村级债务达到38.57万元,最多的附城镇北马村达到了350万元。   1、产业发展情况。152个贫困村中,124个村的主导产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有24个村以养殖业为主,以二产和三产为主的村分别有1个和3个。在124个以种植业为主的村中,都以传统手工种植为主,各种农业机械不能有效利用,并且土地瘠薄,常年平均亩产量只有600—800斤。潞城镇郑家岭村全村整块为4亩的土地

3、只有1块,2—4亩的土地4块,其余全是1亩地分了十几地块,亩产平均只有400斤,效益极差。22个养殖业村都是以农户散养为主,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仅有的1个二产村为XX村,主要从事机砖生产和水泥制品加工,根据国家环保政策,机砖厂即将关闭,水泥制品的有效生产时间也只有半年,效益极其有限,3个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的村主要是为景区建设输出劳力、开办农家店和经营土特产品,只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景区的整体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民的自主经营。   调查中发现,有限的劳务收入是农民现金收入的主渠道,XX年,231个村共向外输出劳动力12990人,其中乡镇

4、内3213人、乡外县内5359人、县外市内3051人、市外1367人,主要从事建筑、煤炭和商饮服务业,其中80%的人以打短工为主。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231个村中,只有24个村达到了安全用水标准,有79个村通了自来水,群众到井上或外村担水吃的有47个村,最远的担水距离达到了5公里,如杨村镇太和村吃水要到5公里外的杨村拉水吃,1三轮车水需要开支45元。199个村通水泥路,28个村通油路,还有18个村走砂石路或土路,其中有10个村由于各种原因村村通工程已经受到损坏,附城镇下壁村3.3公里通村道路大部分因路基塌陷损坏严重,修复困难。村民用电

5、全部完成了电网改造,实现了同网同价。214个村实施了户用沼气工程。   3、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在学校建设上,设置小学一至二年级的村有53个村,设置中心小学的村44个村,没有学校的村130个,附城镇台南、台北村的学生要到8公里外的丈河村上学。在231个村中,有卫生所的村148个,其中30个村卫生所达标,97个村没有卫生所,小病要到外村或县里看,夺火乡箭眼山村看病要走25里路。54个村有文化科技活动室,但都没有科技书籍。50个村有体育活动场地,人均活动面积达到1.5平方米的村只有12个。   4、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支村两委战斗力强村有105个、较

6、强村有95个、弱村有21个。145个村支村两委年龄结构合理、66个村较为合理、有34个村年龄结构不合理。198个村有较强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47个村市场意识较差。村务公开一季一公开的136个村,半年公开一次的109个村。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民生活困难。   一是饮水难。全县231个贫困村中只有24个用上安全卫生水,占调查村的10%;有79个村用上自来水,利用旱井、蓄水池积蓄雨水供饮用的村96个,而且是人畜共用。到外村担水的还有47个村,一般在1—2公里左右,最远的5公里。还有部分村,以前解决过吃水问题,现在因设施毁损或

7、水源枯竭而重新回到“找水吃”的尴尬境地,如潞城镇大河西村,早期已引水到村,由于村民交不起水费,有雨水时就不用自来水,造成了部分水利设施毁损;附城镇北马村,早在20年前利用机井提水,后水源不足而导致现在缺水。   二是行路难。夺火乡境内两条县级干线公路——夺柳路和夺礼路均为土路,由于县级公路没有硬化,致使已通的村村通水泥路成了摆设。“村村通”工程中,全县还有23个行政村未通水泥路,有15个村部分未通或行政村通路但自然村没通,有6个村正在修建,10个村有较大程度的损坏,自然村之间、乡与乡之间断头路仍然存在。如崇文镇的花落村与附城镇的田庄村仅1公里

8、之隔仍是土路,是田庄等三村至县城的主要通道。   三是用电难。东部乡镇水电网区,电网改造后,基本上实现了同网同价,但拉闸限电是家常便饭,尤其对于实施小水电代燃的农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