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二语文阅读训练七

【语文】高二语文阅读训练七

ID:69178925

大小:46.3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10-30

【语文】高二语文阅读训练七_第1页
【语文】高二语文阅读训练七_第2页
【语文】高二语文阅读训练七_第3页
【语文】高二语文阅读训练七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高二语文阅读训练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中语文阅读训练五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18分)山间小路龙应台①海登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曲折数里,覆着野花和草莓,看季节变化;小路无人不知,由于历史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从“哲学家小径”眺望,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船;②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间小路;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木式、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眺望,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③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曲折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出

2、名字,出名字的是它牵引围绕的范畴,叫岳麓书院;④九月的一个小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影子闪耀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间时间恍惚,好像望见前行者踽踽背影;也是九月,不到40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木式会面,他要与张木式面对面地争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两个人不仅私下里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张两个渡湘江来回的地方被老百姓唤作朱张渡;⑤一个爱摸索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

3、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答应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熟悉○a文明、敬重文明的社会,800年前的中国;⑥可是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日后朱熹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朝市”;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郁悒以终;发丧时,生徒不许集合;然而,30年后,宋理宗会读朱熹的“四书”注解而爱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于是“伪学”又变成官学;假如这是一个熟悉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横暴地玩弄○b文明于股掌之中?⑦或许由于天气酷热,或许由于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回廊寂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可

4、是我知道,这屋瓦回廊并不是都这么安静的,作为○c文明的象征,书斋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雄伟,书声琅琅,时而断壁残垣,鬼影憧憧;打算它生死的好像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⑧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百泉轩,历代山长的住宅;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⑨不对吧,假如霸权打算一切,这百泉轩怎么仍能在千年之后让我观察?那泉里仍冒着水呢;细读书院史,就发觉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由于和政治霸权始终有一股不灭的抗争力气;譬如朱熹的训练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今日读来犹令人震惊;一个社会已经体认到“学”与“问”读书破万

5、卷下笔如有神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肯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譬如书院在1131年毁于战火,湖南安抚使刘珙“葺学校,访儒雅”,重建岳麓书院;刘珙是什么人呢?身为礼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不论是对秦桧不从或是在废墟中兴学,刘珙对抗的都是政治霸权对文明的压迫,书院历史的构成,就是这两种势力不断的彼此抗衡与妥协的消长过程;⑩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徘徊,不忍离去;如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中外散文》,有删节)21.文章5、6、7段中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文明”,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请加以说明;(

6、4分)22.第9段“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由于和政治霸权始终有一股不灭的抗争力气;”“不灭的抗争力气”详细指的是什么?请概括说明;(4分)23.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请概括;(4分)24.文章写的是岳麓书院,却以“山间小路”为题,你认为妥当吗?为什么?开篇又以海登堡和岳麓山两处的山间小路相比较,这有何作用?(6分)高中语文阅读训练五答案一、(18分)21.a、c两处“文明”含义相同,指思想文化;b处“文明”指思想文化以及拥有思想文化的人;(4分,两个要点各2分)22.①发达的思想②不畏强权、一身正气、具有文明精神的人(4分,两个要点各2分,答对意思即可)23.(

7、4分)通过文化大师朱熹的曲折命运和书院的兴毁历史,揭示出文明与政治霸权的抗争与消长、表达了深沉的历史摸索;24.(6分)①妥当;从结构看,由“山间小路”引出岳麓书院比直接切入书院多一些“曲径通幽”的美感;从内容看,与开头和结尾有关小路的叙写相呼应,使内容丰厚、深邃;②两处小路的比较,说明岳麓书院的路和闻名的“哲学家小径”一样培育了一批批文明人,衬托了岳麓书院的价值,也使文章主旨具有世界性,深化了主题;二、(18分)省沭中南校区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选题:叶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