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名词解释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

ID:69494380

大小:82.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1-11-05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_第1页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_第2页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_第3页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_第4页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_第5页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_第6页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_第7页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_第8页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_第9页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_第10页
资源描述: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1.汽车动力性指标: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2.加速时间表示加速能力: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3.驱动力:地面驱动轮的反作用力Ft=Tt/r=TtqigioηT/r4.驱动轮的转矩:Tt=TtqigioηT5.发动机转矩特性:节气门全开,发动机外特性曲线;节气门局部开启,局部负荷特性。6.功率:Pe=Ttqn/95507.使用外特性曲线:带上全部设备时的发动机特性曲线8.传动系功率损失:机械和液力损失9.自由半径: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10.静力半径Rs: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11.滚动半径rr:车轮几何中

2、心到速度瞬心的距离。12.驱动力图:根据以下两个公式:Ua=0.377nr/igioFt=Tt/r=TtqigioηT/r以及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做出的Ft-ua关系图,即驱动力图13.滚动阻力Ff产生的原因:轮胎〔主要〕、路面变形产生迟滞损失14.轮胎的迟滞损失:轮胎在加载变形时所消耗的能量在卸载恢复时不能完全收回,一局部能量消耗在轮胎部摩擦损失上,产生热量,这种损失称为轮胎的迟滞损失。15.滚动阻力系数f: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之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即单位车重所需的推力,Ft=Wf16.影响滚动阻力的因素:车速、轮胎构造、气压、路面条件、驱动力、转向17.

3、地面切向反作用力Fx:是真正作用在驱动轮上的驱动汽车行驶的力,它的数值为驱动力减去驱动轮上的滚动阻力。..word.zl...18.临界车速:超过后产生驻波现象,轮胎温度快速增加,大量发热导致轮胎破损或爆胎。19.驻波现象: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离开地面后因变形所产生的扭曲并不立即恢复,其剩余变形形成了一种波20子午线轮胎比斜交轮胎的滚动阻力小20%~30%;21.气压:越高,轮胎变形及由其产生的迟滞损失就越小,滚动阻力也越小。22.驱动力:Ft增大,胎面滑移增加,Ff增大。23.转向:离心力,前、后轮产生侧偏力,侧偏力沿行驶方向产生分力滚动阻力增加24.空气阻力:

4、压力〔占主要〕、摩擦阻力空气阻力Fw的计算FW=1/2CDAρur2(CD—空气阻力系数;A—迎风面积;ur—相对速度;ρ—空气密度=1.2258)25.压力阻力:形状〔主要〕、干扰、循环、诱导阻力。26.压力阻力:作用在汽车外形外表上的法向压力的合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27.空气升力:由于流经车顶的气流速度大于流经车底的气流速度,使得车底的空气压力大于车顶,从而空气作用在车身上的垂直方向的压力形成压差,这就是空气升力28.摩擦阻力:空气粘性作用在车身外表产生的切向力的合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29.减小空气阻力系数:1〕车身前部:发动机盖应向前下倾、面与面交接处的

5、棱角应为圆柱状、风窗玻璃应尽可能“躺平〞,且与车顶圆滑过渡、尽量减少灯、后视镜和门把手等凸出物、上掀式前照灯、在保险杠下面,应安装适宜的扰流板、车轮盖应与轮胎相平。2〕整车:整个车身应向前倾1°~2°、水平投影应为腰鼓形、后端稍稍收缩,前端呈半圆形。3〕汽车后部:最好采用舱背式或直背式、应安装后扰流板、假设用折背式,那么行箱盖板至地面距离应高些,长度要短些、后面应采用鸭尾式构造。4〕车身底部:所有零件应在车身下平面且较平整,最好有平滑的盖板盖住底部。5〕发动机冷却通风系统:仔细选择进风口与出风口的位置,精心设计部风道。6..word.zl...〕货车和半挂车的空

6、气阻力也很重要,不少货车驾驶室上已装用导流板等装置,以减小空气阻力、节省燃油。30.坡度阻力Fi:汽车重力沿坡道的分力,Fi=Gsina31.道路阻力: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之和。Fψ=Gf+Gi=Gψ道路阻力系数:ψ=f+i32.加速阻力:汽车加速行驶时,抑制其质量加速运动时的惯性力。平移质量的惯性力、旋转质量的惯性力偶矩。Fj=δmdu/dtδ—旋转质量换算系数:Iw—车轮转动惯量;If—飞轮转动惯量34.汽车行驶方程式:Ft=Fw+Ff+Fi+Fj35.驱动力-行驶阻力图:在驱动力图的根底上,画出Ff+Fw=f(ua)就是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36.确定最高车

7、去Umax:Fi=0,Fj=0,Ft=Ff+Fw37.确定加速时间t:Fi=0,du/dt=1/δm(Ft-〔Ff+Fw〕)dt=du/at=A38.确定最大爬坡度imax:du/dt=0,Ft-(Ff+Fw),Gsina=Ttqigioηt/r--(Gfcosa+CDAUa2/21.15)a=arcsin(Ft--〔Ff+Fw〕)/G动力特性图:横坐标是速度,纵坐标是动力因数D39.动力因数D:Ft=Fw+Ff+Fi+Fj(Ft-Fw)/G=ψ+δdu/gdt,D=(Ft-Fw)/G计算最高车速:du/dt=0,i=0,D=f计算最高爬坡度:du/dt=0,i

8、=D-f,Ⅰ挡工作时,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