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ID:6952537

大小:33.8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31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_第1页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_第2页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_第3页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_第4页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现如今,我国农业日益从重视产品的数量转换到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而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农业结构以提高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增强农业资源在市场中的配置,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使农民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质量和数量都达到一定要求的产品,同时,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逐步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提高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一,我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现如今,我国农业日益从重视产

2、品的数量转换到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而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农业结构以提高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增强农业资源在市场中的配置,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使农民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质量和数量都达到一定要求的产品,同时,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逐步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提高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一,我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市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辖新老两个市区和6镇6乡、59个村,总人口18.2万,其中农业人口9.8万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105.6亩,境内有耕地70.96万亩。近年来,***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依托区域内环

3、境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以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为核心,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支柱产业培育农业品牌创建和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为全市开展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全面推行以温室种植、钢架拱棚和特色林果等为主的高效田种植模式,着力打造以1000亩人参果、1万亩温棚韭菜、10万亩啤酒原料、10万亩蔬菜、10万亩特色林果、100万只肉羊为主的“六个一”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千亩人参果基地、万亩温室韭菜基地、10万亩蔬菜基地、1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已全面建成。采取大场大户和千家万户发展相结合的模式发展设施养殖业,全市羊饲养总量达到122万只。二是稳步推进千亩人参果、万

4、亩韭菜、千亩设施农业、千亩精品蔬菜4个XX市级园区及柳河万亩蔬菜、千亩啤酒花等6个县级园区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工作,累计引进种植“名、优、新、特”品种200多个,示范推广节水、增产、提效等关键技术100余项。全市高效节水和常规节水滴灌面积达到13万亩。全市累计申报认定无公害食品10个、绿色食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1个。三是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就近转化增值,建立与农产品相对应龙头加工企业40余家,带动形成产业基地45万亩,65%以上的农产品实现了就地转化增值,90%以上的农作物实现了订单保障。同时,我市立足主导产业,按照农民的合作意愿和市场的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区域、

5、多层次的专业合作组织。至目前,全市登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94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6个。 二、我市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尽管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仍然是农业经营的主流方式,农业形态整体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在内外环境因素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市农业发展正在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农业比较效益呈现下降趋势。大宗农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上涨乏力,部分农产品价格逐年走低甚至长期低迷,而农业成本一直处于上升通道,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价格居高不下,人

6、工和农机作业费用持续上涨。这一减一加使农业效益空间逐步压缩,农业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农民增收难度逐年加大。二是农业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趋紧。***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区,水资源极度匮乏,地表水地域分布不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随着工业、城镇及生态用水不断增加,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地处戈壁或山脉包围之中,又是世界风口,土地沙源丰富,植被稀疏,风大而频繁,降水少而集中,加之人为破坏地貌和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地力削弱,并且带来严重的面源污染和白色污染,危及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7、呈减弱态势。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一家一户各自为阵的小农经济已逐步显现出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颓势,农村土地细碎化使耕地难以规模化集聚,农户经营分散化使生产难以标准化实施,从而使农业整体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应对市场风险,农业收入相对较低,从事农业生产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使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导致劳动力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四是农业发展所需的支撑体系十分薄弱。农业发展到现价段,需要高成本、高投入从而获得高效益,而“三农”融资平台少,农民贷款难,政策资金助推效能有限,农业快速发展受到瓶颈制约。农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