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石窝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燃烧和灭火》教案

北京市房山区石窝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燃烧和灭火》教案

ID:70319863

大小:2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11-20

北京市房山区石窝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燃烧和灭火》教案_第1页
北京市房山区石窝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燃烧和灭火》教案_第2页
北京市房山区石窝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燃烧和灭火》教案_第3页
北京市房山区石窝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燃烧和灭火》教案_第4页
北京市房山区石窝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燃烧和灭火》教案_第5页
北京市房山区石窝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燃烧和灭火》教案_第6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房山区石窝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燃烧和灭火》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北京市房山区石窝中学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教师准备:酒精、水、棉花球、蜡烛、木条、煤酒精灯、玻璃杯、烧杯、红磷、白磷、双氧水、二氧化锰、铁片、长颈漏斗、锥形瓶、导管。学生准备:布置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燃烧事例,初步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活动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师]:展示图片。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烧水、煮饭、取暖、火力发电、发射

2、火箭等等都与燃烧有关,燃烧为人类带来光明,为我们提供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能量。但燃烧失控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火灾、森林大火、爆炸等事例不胜枚举,给人类造成严重损失甚至灾难。因此,人类必须了解物质为什么会燃烧?燃烧的条件是什么?我们能根据物质燃烧条件控制燃烧,使其更好地造福人类吗?[生]:静听感受思考让学生感知熟悉的对象,激起学习的兴趣,问题激疑,导入新课。二:资料分析:燃烧的条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师]:请认真阅读下列资料,并与同学交流讨论下列问题。对火的利用是人类支配自

3、然力的伟大开端。据考证人类很早就学会钻木取火,即把两根山麻木相互摩擦,产生的碎木屑达到一定温度产生的火星点燃木板旁易燃的干草或木屑粉,燃起火焰。传说有一年,黄帝带着臣民外出,忽然遇到暴雨,山洪爆发,人们被困在山洞中,又冷又饿,但所带的木柴全被雨淋湿,无法钻木取火做饭,苦不堪言。偶然之间,一大臣发现岩块之间用力碰击,也会产生很多火星,但怎样产生火星呢?有人尝试把棉花絮放在石头下面再击石,果然取火成功,此方法即为“击石取火”。古人类取火方法还有“阳燧”取火、火链等,在现代这些方法也是人们野外生存所必备的。思考:1、钻木取火为什么要两根木头相互摩擦?2、

4、钻木取火点燃的是什么?钻石能取火吗?3、为什么有了棉花絮后才能成功地击石取火?4、黄帝命人钻木取火为什么无法取得成功?结合资料查阅,与同学讨论,总结分析燃烧的条件。[生]:进行资料分析探究,同学讨论,归纳总结,交流汇报。了解人类历史,感受人类文明,激发探究欲望,并掌握探究的方法――资料分析法注:重对学生“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三、分组实验探究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师]:请学生观察酒精灯的燃烧。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生]:集体回答[师]:是什么在燃烧?燃烧之后它还存在吗?[生]:回答提问[师]:谁能对燃烧做初步解释?[生]:回答[师生共同小结]:燃

5、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师]:可燃物发生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师]: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按下列实验探究。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合作精神。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1、用镊子夹取分别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放在酒精灯上片刻,如图7-1,观察实验现象。现象:。结论:。2、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尽可能使玻璃杯口与桌面不留空隙,另一支蜡烛放在空气中燃烧。如

6、图7-2,观察现象。现象:。结论:。3、镊子分别夹取一根木条和一小块煤,在酒精灯上点燃。现象:。结论:。归纳出燃烧的三个条件:。[生]:进行探究实验,记录现象,填写探究报告(附表一),讨论并归纳形成结论上报。四、实验探究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师]:补充实验:实验现象:介绍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白磷40℃就能着火,请小心使用;白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白烟,请不要惊慌;(2)放在铜片上的白磷一定要吸入水份;(3)放入水中的白磷要取消硬纸圈;(4)白磷与红磷不能放得太近;(5)制氧气的过程中,要控制过氧化氢的加入量;(6)盛放白磷的试剂瓶要远离火源;[

7、生]:进行探究实验,记录现象,填写探究报告,讨论并归纳形成结论上报。分组探究,形成共识,殊途同归,使学生了解探究方法的多样性。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生]:小组讨论总结上报结论五、信息汇总,形成结论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归纳]:燃烧的条件[师]:投影:火三角[师]:讲解: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介绍通常情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师]:请同学们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先小组讨论,然后回答。[生]:小组讨论后回答[观察与思考]实验:烧不坏的手绢实验过程:将2体积的95%的酒精与

8、1体积的水混合。把一块棉布手绢浸入配好的混合液中,浸入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