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药-包扎-拆线

换药-包扎-拆线

ID:70413411

大小:1019.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1-11-22

换药-包扎-拆线_第1页
换药-包扎-拆线_第2页
换药-包扎-拆线_第3页
换药-包扎-拆线_第4页
换药-包扎-拆线_第5页
换药-包扎-拆线_第6页
换药-包扎-拆线_第7页
换药-包扎-拆线_第8页
换药-包扎-拆线_第9页
换药-包扎-拆线_第10页
资源描述:

《换药-包扎-拆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外科换药包扎拆线张雷换药的目的1、观察伤口情况,以便及时作相应处理;2、保持创面清洁,清除伤口异物、坏死组织、引流分泌物脓液引流通畅;3、保护和防止伤口受损和外来感染,包扎固定伤口,减少痛苦。总的目的:促进组织生长、伤口愈合换药指征:1、有异物或失去活力的组织需要清除者;2、需松动拔除或更换引流物者;3、外敷料被脓液渗液浸透者或被外来物污染者;4、疑有或已经出现的伤口感染、出血、裂开者。基本原则:无菌原则换药室的条件及管理1、换药室环境一般应设两间换药室:一间为无菌换药室,用于无菌伤口的换药;另一间为清洁换药室,用于感染伤口的换药及术

2、前准备、检查和设计。要有良好的卫生设施,已便于地面的冲刷和墙壁的清洁。换药室的面积合理以便于医务人员操作。要求自然光线充足,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配备单头无影灯、安装空气净化器、保持空气清新、降低细菌和病毒密度、减少感染机会。2、换药室管理换药室严格消毒。定期测试紫外线照射强度。严格区分无菌、清洁、污染的物品,并且要标上标志,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制度,防止交叉感染。护士应对任何违反无菌操作的行为都有责任监督和制止。病人家属和非换药人员均不能进入换药室。医生护士进入换药室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每次换药前后须用肥皂彻底洗手。严格

3、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一切换药物品必须保持无菌,遵守一人一套的原则。设备及器具(1)多功能换药床,器械柜,换药车,活动圆椅,大小敷料罐,无菌大方盘和小方盘,酒精灯,不锈钢镊子罐,酒精、新洁尔灭、碘伏、纱布、干棉球、盐水棉球罐;无菌一次性手套,一次性换药碗、注射器等。(2)基本器械:眼科剪、组织剪、敷料剪、钢丝剪、持物钳、血管钳、刀柄、持针器、石膏剪、锯、阴道窥器、压舌板、针、线、口镜等。根据专科情况配备绷带、弹性绷带、石膏绷带等换药的有关原则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根据伤口情况安排换药的顺序(多个人换药时应先清洁后污染顺序)换药的次数应根据

4、伤口情况而定换药的次数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药1次;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拔除;6.橡皮管引流伤口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有人提出:I类切口,无感染征或其他异外情况,可术后3天或拆线时检查伤口;II类切口,术后3天常规观察伤口交替(换)敷料一次,无异外情况,可于拆

5、线时再换。基本技术1、换药前的准备;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