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帝国制度的财政基础

传统中国帝国制度的财政基础

ID:7043857

大小:5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2-02

传统中国帝国制度的财政基础_第1页
传统中国帝国制度的财政基础_第2页
传统中国帝国制度的财政基础_第3页
传统中国帝国制度的财政基础_第4页
传统中国帝国制度的财政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中国帝国制度的财政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传统中国帝国制度的财政基础从秦代起,传统中国进入了帝国时代,在政治制度上逐渐建立和完善了独特的帝国体系或帝国制度。这一帝国制度,在内容上可以用林尚立先生的一段描述来概括:“中央集权与郡县制的有机统一;选官制度与教育制度的有机统一;皇权统治与官僚政治的有机统一;民间治理与官府治理的有机统一;朝贡制度与华夷秩序的有机统一等等”[1]。这种帝国制度的突出之处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建立时间早(相对于西方以及相对于当时的社会条件而言),存续时间长(前后近两千年)。在今人看来,前者是“早熟”,后者是“超稳定”或者“停滞”。  本文不打算探讨帝国制度本

2、身的内容或者它的功过是非,只是试图简略说明,是怎样的财政制度在不断汲取物质资源来维系这种帝国制度,以及怎样从财政维度来透视这一帝国制度的变迁过程及其运行特征。本文将从古代中国财政制度史料中探寻制度变迁的基本脉络,以反映对帝国制度其支撑作用的财政基础及其权力运行特征。    一、帝国的财政体制及其变迁原点    王亚南先生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将传统中国帝国制度概括为官僚制度,并将其支撑杠杆总结为科举制和两税制两个方面[2]。从这个结论出发,笔者进一步将传统帝国体度及其支撑基础,概括为如下图所示内容。该图显示出,传统中国帝国制度的核

3、心是中央集权制的皇权政府,运行这一体制及政府的有两类人,一类是权力相对无约束的专制君主,另一类是依照常规规则进行统治的官僚:前者为后者赋予日常行动的意义和合法化的符号,推动(激励和约束)后者的日常行动;后者承担常规治理工作,支持着专制君主的存在和延续。宋人将这一套体制概括为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孔飞力将这样的体制称为“官僚君主制”[3]。  图中显示出,支撑这一皇权政府的一根支柱是科举制:向上,科举制为皇权政府提供人才支持,将社会精英纳入政府体制内;向下它以考试、官办学校等组织形式,引导社会接受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和信仰,维持社会基本秩序

4、的稳定。支撑皇权政府的另一根支柱则是以两税制为名的财政制度:向上,它为皇权政府提供物质支持(钱粮力役),维持政府的运转;向下,通过编户齐民、整顿田制、兴修水利等方式,发挥社会组织和经济管理的职能。本文只研究支撑帝国制度的财政杠杆,即图中的两税制。不过,两税制是唐代以后财政制度的名称,下文将用租税制[4]这样的名称来统称自秦至清这一段时间的财政制度。显然,租税制度提供的钱粮力役,是帝国制度的物质基础。  众所周知,在帝国体制之前,古代中国实行一种分封制的政治社会制度。不过从春秋时起,周天子地位衰微,各诸侯国之间展开生存竞争,那些勇于变法的国

5、家成为强者。而所谓的变法,主要是以君主集权代替领主分权,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依法度封官授爵取代世官世禄的贵族制等等。随着列国中最强者秦国统一天下,秦国在秦孝公变法时所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就成为帝国制度的基础,此时在秦国实施的财政制度也就成为帝国时期租税制度的原点。换言之,帝国时期财政制度的变迁,正是从这一起点开始的。  这一起点上的财政制度表现如下:  (1)君主以国家的名义拥有全国的土地和人口,土地的领主所有制被废除,国家有权统一分配土地,建立户籍制度(国家统一登记户口),农民的土地来自于国家授予,并因此向国家承担缴纳田赋(田租)和徭役(主

6、要是军役和力役)。赋(田赋)役(徭役)制度,是帝制中国的核心财政制度。  (2)皇室财政与国家财政一定程度的分离[5],前者主要以皇室领地收入与山海池泽之税(商税)来供皇室消费,后者主要以田租力役来支持政府,供给百官(发放俸禄),从事战争。政府还建立起国家垄断的商业制度(比较早的是盐铁专卖),以扩大财政收入。由此奠定了帝制中国时代三项主要的财政收入,即田赋力役、工商税收、官产专卖,以及三项主要的财政支出,即皇室支出、官俸支出和军费支出。  (3)为了保证财政收入和帝国稳定,皇权政府还进行一定程度的经济和社会管理,如调整田制以确保田赋力役的

7、基础,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以鼓励农耕,另外还通过兴修水利、国家储备、市场平准以及赈济灾荒等行为,对经济和社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    二、帝国财政制度变迁的基本脉络    在两千多年的帝国时代,上述财政制度屡经变迁,但制度精神总的来说变动不大,主要的变动集中在赋役制度上。而赋役制度以唐代中后期实行的两税法改革为标志,在此前后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型。下面就帝国时代财政制度的变迁,作一个脉络性的概括。    (一)赋役制度的基础是土地所有(占有)制度,该制度从最初的国有(王有)逐步向有限私有转化,最终在两税法之后变为相对完整的私有制。春秋战国时期

8、,中国的土地制度从王有向私人占有逐渐转化。秦帝国建立后,下令“黔首自实田”,承认地主和自耕农对土地的占有。但实际上,这种占有并不同于今天意义上严格的土地私有制。事实上,自秦至唐初,国家一直以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