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参与行政程序探讨

个体参与行政程序探讨

ID:7054507

大小:2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2-03

个体参与行政程序探讨_第1页
个体参与行政程序探讨_第2页
个体参与行政程序探讨_第3页
个体参与行政程序探讨_第4页
个体参与行政程序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个体参与行政程序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个体参与行政程序探讨一、个体参与行政的民主价值从理论上看,政治民主与行政民主都属于民主的不同表现形态,政治参与、行政参与都属于实现民主的不同方式与途径。参与型的公共行政决策结构、多元化的公共行政组织结构、程序化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竞争性的公共行政服务机制等,使得现代行政管理和行政法制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增加了民主因素。毋庸置疑,公民个体行政参与不仅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也具有一定的优势。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9精品文档首先,从直接现实意义上看,个体行政参与能够通过低廉的社会成本来实现

2、人们的利益诉求。比较群体性和组织参与,个体参与作为社会成员以个人形式参与行政的过程,具有直接、明确,成本最低廉等优势。这种形式下的利益表达,是个人直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不通过任何的媒介代言,使得行政主体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知悉和把握参与主体的利益追求,从而及时地调整行政决定的相应内容。个体参与的利益表达,无需经过任何有关利益的整合和筛选过程,能够比较明白地表达参与主体的需求;不会发生在群体性和组织参与中必然出现的、参与主体之间通过利益衡量、博弈,而使得比较弱势的利益被淹没或被代替的局面。在个体参与中,主体在搜集信息、表达诉

3、求方面所需付出的组织成本几乎为零,相对于群体参与、组织参与的此项支出,个体参与还是比较便宜的。其次,从民主价值或长远意义看,公民参与政治、行政参与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培养公民“德性”、促进民主政治发展。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参与式民主所凸现的民主价值及其所具有的规范意义,可以弥补经验性的“精英民主”、“代议制民主”、“官僚制”的固有弊端,精英民主很容易将“自下而上的民主”扭曲为“自上而下的民主”,是对精英民主的补救与超越;也符合间接民主回归直接民主、政治民主走向社会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如果说,2

4、0世纪前半叶行政与政治的关系所表达的主要是政治民主中的公民资格问题,体现的是间接民主;那么,20世纪下半叶行政与公民关系所表达的行政民主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突出体现的是直接民主。”再者,个体的公共参与,是发挥民主的教育功能的主要途径,培育公民法律文化的首要的、最有效的方式,这有利于锻炼和提升社会成员的“公民德性”,增强个体对其所属集体的共同利益的认同度和关注意识,强化人们的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从而有利于公民法律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因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对公共事业的投入是公民美德的关键标志。”2

5、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9精品文档参与制度的持续活力、参与活动对民主的推动、参与活动对制度革新的促动、参与活动对政治文化发展的推动等意义,都主要是来自于个体性的公共参与以及通过参与而得到训练、具有公民“德性”的个体,而非源自于以“最大化”为目标的各种利益团体之间的竞争和博弈。也正是从此种意义上,卢梭认为最理想的参与形式就是个体性的参与。需要强调的是,对当代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而言,公民文化建设比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稳定性;能否顺利实现从村民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向参与者政治文化的转

6、变或飞跃,这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影响着我国的政治与社会稳定。因为公民文化“是一种忠诚的参与者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和政治结构相互协调的参与者文化,……,在公民文化中参与者政治取向与臣民和村民政治取向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平衡的政治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既存在着政治的积极性、政治卷入和理性,但又为消极性、传统性和对村民价值的责任心所平衡。”公民政治文化与法律文化具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参与和服从相统一、自由和秩序相统一、主体与共同体相统一等显著特点,这是村民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所无法比拟的。2016全新精

7、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9精品文档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再好的事情发展到极端、超过一定的限度,也会走向其反面。个体参与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个体行政参与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就个体行政参与的弊端而言,同群体性和组织参与比较而言,支持其参与的利益基础相对分散、表达诉求的力量相对弱小、个体资源与时间精力比较有限等等,这些因素必然会削弱私人主体对行政过程的参与力度和参与效果。比如,如个体无法借助其他的社会力量和公共资源强化自己的利益,在其与行政主体的博弈中也就必然处于弱势;同时,“搭便车”的心理期待、个体知

8、识、能力的有限性、个体支配资源的有限性等因素,也会阻碍个体对行政过程的有效参与。就个体参与的限度而言,这种限度与民主本身固有的限度相关联,个体参与过度、民主过度或大民主等,既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也有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要正确理解个体行政参与的限度,必须正确处理好政治参与和行政参与关系,二者具有一定的关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