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诗《子夜吴歌·春歌》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古诗《子夜吴歌·春歌》原文译文赏析

ID:70606486

大小:13.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11-23

李白古诗《子夜吴歌·春歌》原文译文赏析_第1页
李白古诗《子夜吴歌·春歌》原文译文赏析_第2页
李白古诗《子夜吴歌·春歌》原文译文赏析_第3页
李白古诗《子夜吴歌·春歌》原文译文赏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李白古诗《子夜吴歌·春歌》原文译文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白古诗《子夜吴歌·春歌》原文译文赏析    《子夜吴歌·春歌》  唐代:李白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译文】  秦地有位叫罗敷的女子,在绿水边上采摘桑叶。  白皙的纤纤手指攀在青枝上,嫩红的面容在阳光下特别鲜亮。  蚕儿已经了,我该赶快回去了,达官贵人莫在此耽搁您宝贵的时间了。  【注释】  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

2、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素:白色。  “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赏析】  这首诗吟咏了汉乐府《陌上桑》诗中美女秦罗敷的故事。秦罗敷不

3、仅有美貌,更有美丽的心灵。诗人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而且,诗中还突出了秦罗敷的勤劳品质,这在“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一句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  扩展阅读:李白的思想  盛唐国力强盛,多数士人渴望建功立业。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

4、邕》)。他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抒怀》《永王东巡歌》《行路难》(其二)都反映了他的这类思想。  李白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对于那些靠着门第荫封而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鄙视,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现实的黑暗使他理想幻灭,封建礼教等级制度的束缚使他窒息,他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桎梏、争取自由。其表现方式或

5、纵酒狂歌,寻仙学道,然而,酒既无法销愁,神仙更虚无飘渺,于是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