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对南、北方社会的影响

安史之乱对南、北方社会的影响

ID:7066701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04

安史之乱对南、北方社会的影响_第1页
安史之乱对南、北方社会的影响_第2页
安史之乱对南、北方社会的影响_第3页
安史之乱对南、北方社会的影响_第4页
安史之乱对南、北方社会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史之乱对南、北方社会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史之乱对南、北方社会的影响——主要从经济和人口分析安史之乱始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75年),终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长达八年之久,席卷了唐朝北部区域,“东穷海,南淮、汉,西抵函、秦,北徹幽都”,对于我国南、北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安史之乱主要受灾地区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平卢、范阳、河东3镇节度使之职的安禄山,联合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发动叛乱。安、史率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攻唐。叛军大举南下,势如破竹,河北南部地区被占领。为抵抗叛军,郭子仪出兵河东,收复失地;封常清守卫洛阳,阻止叛军西进;高仙芝东进,进驻

2、陕州。安史叛军渡过黄河,进入河南,夺去了滑州、汴州和郑州,直逼洛阳。此时唐玄宗急调西北边军抵抗,然而封常清战败,叛军杀进洛阳。为避敌锋芒,高仙芝退守潼关,退守潼关,叛军则占领陕州。与此同时,汝州、虢州、曹州、濮州和云州相继陷落。封常清、高仙芝战败被唐玄宗杀,改任哥舒翰为统帅,叛军又由汴州和宋州向东侵略,而所在州县官吏多望风而逃,惟有郓州和齐州的官员在领兵抗敌。河北道南部被占后,颜真卿在德州、颜杲卿在恒州举兵反击叛军,河北诸州群起响应,切断了叛军的后援线,使叛军西进潼关受阻,河北形势突变使得安禄山不得不调兵平定河北地区。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唐王朝和安禄山在河

3、东、河北和河南展开了激烈的战争。5乾元元年(758年),史思明再度反叛。唐朝以鱼朝恩为观军使,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统军讨伐安庆绪,史思明夺取魏州,救援相州,乾元二年(759年),九节度使兵败相州。此后,叛军再次发生内讧,史思明杀死安庆绪,兵分四路,南下河南,攻占滑州、汴州、郑州进入洛阳。李光弼坚守河阳,牵制叛军西进。上元元年(760年),李光弼夺取怀州,史思明进攻淮西、陈州、曹州、兖州和郓州。上元二年(761年),肃宗命令李光弼收复洛阳,唐军战败,河阳、怀州失守。当叛军进攻陕州失利时,内部矛盾又激化,史朝义又杀死史思明。代宗宝应元年(762年),为讨伐史超义,唐军又向回纥请

4、兵,仆固怀恩率军打败叛军,收复怀州、洛阳和河阳,乘胜追击叛军,河北诸省纷纷投降。广德元年(763年),史朝义穷途末路,在幽州自缢身亡,安史之乱至此结束。二、安史之乱对北方社会的影响1、人口大量减少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安史之乱主要的战场在北方,因此对于被对方的人口影响很大。首当其冲的是河北地区,当时“海内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河北皆禄山统内,所过州县,皆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窜匿,或为所擒戳,无敢拒之者。”(《资治通鉴》卷217)河北之大,惟有颜真卿、颜杲卿等举兵抵抗。而叛军猖獗,是人民陷于水火之中,“自颜杲卿死,郡为战区,露胔蔽野”(《旧唐书

5、》卷136《李光弼传》)。安史之乱数年,叛将史思明多活动于河北地区,史思明兵蜂所向,“老婴则杀之,杀人以为戏”。田承嗣更是恬不知耻的说:“‘吾与公等事燕,下河北五十余城,发人冢墓,焚人室庐,掠人玉帛。壮者死锋刃,弱者填沟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河北地区的人口损减的巨大。关内河南地区因唐军与叛军又反复的争夺,所以这一地区的人民遭受的苦难也相当严重。叛军在攻占洛阳之后纵兵杀掠,贫苦人民实在不堪忍受,于是起来抗击叛军,《新唐书》卷135《哥舒翰传》写到:“当时是,禄山虽盗河洛,所过残杀,人人怨之。淹时月不能进尺寸地”。中原之地,由于“久陷贼中”遭受反复战争,“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

6、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在战争后期,洛阳等地更是“诸郡人相食,城邑榛墟”。京城长安所在的关内地区也是“人烟眇萧瑟”。开元、天宝年间曾非常富饶繁华的河南、关内地区,经过安史之乱已经变得破败不堪。然而,两军作战,大量的兵士当然也就难逃死亡的命运,战争之初,安史叛军所向无敌,因此无数的唐军兵士由此丧生。如率领20万乌合之众防守潼关的哥舒翰,被迫引兵出关作战,结果在被安史叛军打得打败,全军覆没,连哥舒翰本人也成了阶下囚。战乱后期,唐军大举反击叛军,故叛军兵士死者不计其数,大将李光弼大破叛将蔡希德,斩敌七万,而这样的事例在战乱后期很多,由此可以看出战争

7、的残酷,导致大批人员死亡。5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如上所述,人民、兵士大批死亡,因而随之而来的人口大幅度下降是必然的。2、大片土地荒芜,粮食产量减少由于战争发生在北方农业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区,直接造成了城乡人口大量逃亡,土地大片荒芜。战乱造成了河北一带人烟稀少,荒草丛生,不堪入目。河北如此,河南也不例外,“天宝至德间,狂虏南侵,南阳为战地,地荒人散,千里无烟。”元结在《请省官状唐邓等州县官》一文中写道:“自经逆乱,州县残破,唐邓两州,实为尤甚。荒草千里,是其畎亩;万室空虚,是其井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