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古诗中的柳(通用)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古诗中的柳(通用)

ID:71362654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12-05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古诗中的柳(通用)_第1页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古诗中的柳(通用)_第2页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古诗中的柳(通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古诗中的柳(通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中的“柳”江苏 朱庆和古代诗歌中,“柳”与“愁”,其谐音、比喻等修辞感物联类,诗人用来抒发情绪,往往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例如,唐诗中的“咏柳”佳作不可胜数,其中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一反前人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的写法,而是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人化,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那参差披拂的枝条,鲜嫩滴绿的翠叶在春风吹拂中姿态迷人。而《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则

2、运用对比,将当年抒情主人公出征时春光明媚,柳丝轻拂,与佳人的难分难舍的依依惜别之情与归来时的且雨且雪的恶劣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商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诗中的“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这是摩形、摹色的修辞手法,而“风流”“婀娜”以拟人的手法,将“柳”人格化写照。写柳的体态轻盈,飞花似“雪”,又把春柳的繁华比喻

3、得极致。而《柳》这一首诗是写秋日之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诗人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使人顿生惆怅、爱怜之心。上述两首同是“咏柳”诗,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惆怅之情。说道“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例如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灞岸晴来

4、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诗人的感物起兴,是从长安城外的名胜“灞桥风柳”的 柳“絮” 、柳“丝”比拟的。那种分别时“相偎相倚”、牵衣顿足的情景,犹如“飞絮”,飘忽不定,其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各在一方,又何止一家?这种“争解垂丝绊路人”的凄惨之状,在于目前,更让人看到当时的兵役、徭役的残酷,百姓无奈之极。在赋别诗中,诗人还常常以“折柳”相赠表示惜别。因“柳”与“留”为“谐音”修辞,故又成为古诗赏析的审美定势。例如戴叔伦的《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诗中“

5、柳”与“留”;“丝”与“思”,即为“谐音”修辞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