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友好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ID:7171229

大小:33.9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05

友好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友好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友好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友好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友好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友好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友好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材料友好村书记助理刁铸山为全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旗委、镇党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和要求,做好学习调研段的调查研究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20字针”,为了解友好村的农村现状,摸清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方式和工作思路,确保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我们村两委班子,多次深入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我村共749户人家,总人口2560人,其中:回族25户203人、蒙古族33户98人,中国共产党党员:51名,5

2、0岁以下32名,50岁以上19名。现有耕地4511亩,人均耕地面积1.94亩。二、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中央、自治区、市、旗、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友好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一)农业生产情况:友好村现有耕地4511亩,人均耕地面积1.94亩,全村主要以粮食生产和畜牧业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持中等水平。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50万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2700元,其中:于粮食生产方面的收入400万元,人均2090元,在全镇35个村中

3、处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农业村。1、人员分布情况。现全村共有2560人,其中:男性907人,女性839人,18岁以下人数为350人,18—60岁之间人数为1174人,60岁以上人数为222人,劳动力人口数为1174人。根据XX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村1174人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有800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68%;从事二、三产业的农为374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32%,其中:23人从事交通运输业,35人从事批发与零售业,316人从事其他行业。2、产业结构情况。在农业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玉米、小麦”生产为主。以XX年为例,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400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播种面

4、积3500亩,总产量210万公斤,在粮食作物中以玉米、小麦为主,以林果业为补充,畜牧业以分散喂养猪、牛、羊为主。(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村委会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但村委会科技文化活动室无图书资料);全村享受农村低保63户/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2600人,参合率100%,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9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9人,村民委员会委员9人;全村共有党

5、员51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全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基本上还处于“牛耕马驮”的手工状态,增加了劳动成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制约和影响,使农业增效、增收困难。劳动力素质低,村民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心理,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2、农民收入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当前,全村仍面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

6、矛盾突出,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尽管如此,在全镇乃至全旗农村中处于上中等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蔬菜种植产业化规模几乎没有。3、新农村建设,逐渐进入科学规划、统一布局的模式。友好村在新农村建设上,村“两委”班子在思路上清晰,由于有关单位缺乏统一规划、安排和部署。有些单位在新农村建设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方法不多,这些将严重制约和影响整个新农村建设进程和质量。4、新农村建设,“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我们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重建设、轻管理”成了一大弊病。新

7、建成项目和原有集体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集体资产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存在严重的减值和流失的隐患,部分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特别是在道路、农田灌溉水利设施等农村公共基础设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措施不力、制度办法不到位。5、村委会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还有待完善、加强,一是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初中程度文化还占9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