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主题征文:红军到过我的家

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主题征文:红军到过我的家

ID:7174308

大小:31.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2-06

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主题征文:红军到过我的家_第1页
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主题征文:红军到过我的家_第2页
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主题征文:红军到过我的家_第3页
资源描述:

《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主题征文:红军到过我的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主题征文:红军到过我的家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主题征文:红军到过我的家在新中国建立的历史长河中,不知涌现出了多少伟大的英烈。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展现出生命极致的美丽!他们的光荣事迹响彻大江南北,不断被后人传诵。在我的家乡祥云,一提到这样的英雄人物,我们首先会想到“一门三杰”——王德三、王复生、王孝达三位烈士。虽然那个战争年代我们未曾经历过,但是前段时间祥云县上演了一部大型红色花灯剧《省委书记王德三》,直观地诠释了王德三烈士的生平事迹,再加上假期中我和爸爸妈妈到他的故居瞻

2、仰了一番,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不禁被他们的爱国热情所震撼,同时也为家乡能拥有这样的英雄人物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今天我给大家讲的一个地方在县城一条古街上(祥云人俗称食堂街),有一个古老的院落。也许大家不太熟悉吧?那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祥云时红二军团临时指挥部。这个院落与我家的老屋仅仅只是一墙之隔。听奶奶讲,当年红军长征在祥云的许多事情她的奶奶还亲自经历过。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四合院,是典型的四合五天井。院内的门和窗上都有精美的雕花,房顶上的青瓦覆盖了一层厚厚的苔藓,院落门前还种有两棵大槐树,据说贺龙元帅当年还在槐树上拴过自

3、己的战马呢!所以,一提起南门外的双槐树,老一辈的祥云人没有不知道的。经过上百年的风吹雨打,老院变得有些残破,再加上周围的房屋拆迁改造,两棵老槐树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老院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俨然屹立在老街上,它的气势还是那么磅礴,随着岁月的流逝亘古不变。奶奶说,当年红军刚来的时候老百姓对他们还有些惧怕。红军战士们不但对老百姓秋毫无犯,而且还用从地主家夺来的粮食救济穷人,晚上他们就在屋檐下休息,尽量不惊扰百姓。老百姓们被红军的实诚和善良打动了,同时也得知他们是人民的军队,就纷纷把他们请进自己家里,把家里最值钱的鸡蛋、

4、土豆拿出来款待战士们。看到他们草鞋破了,还把合脚的布鞋送给他们。我家的老屋中也住过好几位红军战士,奶奶的奶奶还为他们洗过衣服、缝过补丁呢!就这样,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军民情,老百姓把红军当作自己的亲人。部队要走了,当红军战士们扫完老百姓的院子悄悄离开时,大街上却站满了自发前来送行的老百姓。千万句的叮咛、含泪送行的眼睛,是父母送别儿女的永恒回忆。红二军团这次过祥云,在祥云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也推动了马列主义在祥云的传播,有近千名祥云儿女参加了红军,成为云南省参加红军人数最多的一个县,也成了革命老区红色传承县之一。今天,

5、当我路过老屋,我都会慢慢停下脚步,久久凝视着这个古老的院落。我仿佛又听见了红军战士的马蹄声,看到了他们与祥云人民深厚的情意和依依不舍的情景,看到了一支为了民族解放,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队伍迎着阳光,继续前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