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

DB36-T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

ID:71929761

大小:279.9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12-01

DB36-T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6-T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6-T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6-T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6-T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DB36-T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_第6页
DB36-T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_第7页
DB36-T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_第8页
DB36-T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_第9页
资源描述:

《DB36-T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ICS67.140.10X55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632—2018代替DB36/T632—2011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Shangyougreentea—Technicalproceduresforproduction2018-07-03发布2019-01-04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6/T632—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DB36/T632-2011《有机食品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与DB36/T632-2011相比,附编辑性修改,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更改

2、为《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由原来的上犹县茶果局、上犹县梅岭有机茶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起草改为由上犹县茶果局、上犹县茶叶技术推广站共同起草;——删除了农药使用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删除了第六章树冠管理;——删除了附录A、附录C、附录D,将附录B变更为附录A;——修改了标准文本格式。本标准由赣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犹县茶果局、上犹县茶叶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均华、刘知远、黄瑞煜、伍厚银、钟明修、郭起忠、彭德财、王雪峰。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6/T632-2011

3、。IDB36/T632—2018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上犹绿茶的基地规划与建设、种苗、栽种要求、树冠管理、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草害防治、茶树修剪与采摘、转换期、平行生产。本标准适用于上犹县行政区域内的上犹绿茶的生产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1767茶树种苗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96

4、30.1有机产品第l部分:生产GB/T20014.12良好农业规范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NY/T5197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3基地规划与建设3.1生产基地应选择GB/T3095和GB15618的相关要求。3.2基地规划、道路和水利系统、茶园开垦、茶园生态建设均应按NY/T5197的有关要求执行。223.3每隔2hm~3hm茶园设立一个地头积肥坑,并提倡建立绿肥种植区,尽可能为茶园提供有机肥源。3.4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土壤培肥,病、虫、草害防治和生态改善计划等。3.5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4种苗4.1茶树苗木应符合

5、GB11767规定。4.2新发展茶园应选择适应性和抗逆性强、适制性广的优良品种。4.3优先选择采用有机生产方式培育的种子或种苗。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子或种苗时,可以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或种苗。4.4苗木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1DB36/T6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