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ID:7223452

大小:33.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07

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在省委党校学习一个月,有多方面收获,从获取知识方面来讲,最实用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理论,当然,这些理论不仅仅是直接操作层面的,也还包括一些综合性的理念层面的。具体而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两个问题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与此同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思考更多一点,因为后者才是我们学习真正的目的。我来自磐安,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县之一,因此,在这里我想仅对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谈三点粗浅认识。一、没有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就没有全国的新农村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设》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2、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为什么如此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因为“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然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比较注重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两化”领域取得相当可喜成绩的同时也间接造成了城乡的巨大反差,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存在巨大反差、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反差、城乡基础设施和面貌存在巨大反差等等方面,这些反差已经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十分严重。而这些反差在欠发达地显得尤为尖锐。从我省情况看,发达地区的

3、农村,发展势头也比较好,基本上享受到了城市所具有的现代文明,甚至一些城郊农民的住房条件、经济收入等方面已超过了城市居民,而在广大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农民增收困难、农村上学难、看病难、保障低、行路难,看不上电视、打不通电话、喝不上干净水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农民难以享受现代社会应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水平也明显跟不上时代步伐。因此,我觉得在新农村建设问题上,不仅要有统筹城乡的理念,更要树立统筹区域的理念,要把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放在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上,要把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作为整体新农村建设的最终落脚点。二、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惑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

4、两难选择,一方面,就建设的紧迫性而言,比发达地区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方面,从加快推进的基础和现实可能而言,又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央作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据是“两个趋向”的论断,以城带乡城不大。因为欠发达地区之所以落后就因为工业发展滞后,因此,欠发达地区面临了双重任务:一是要补先发地区已完成的工业化的课,二是又要和先发地区一起抓新农村建设。欠发达地区也不能按部就班先补工业化的课,再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因为这样就要拖全国的后脚。三、如何正确对待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综上所述,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任务也最艰巨。那么如何更快更好地推进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5、呢?我在这里提四点建议:1、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欠发达地区不能因为难度大就一味地等待观望,等上级来要求,靠上级来推动,指望别人搞出经验供自己照搬照套,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它人之长的同时,因地制宜走适合自己特征的新农村建设之路。2、把握好建设方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方向,否则,推进力度越大造成损失也越大。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要以规划为龙头。在规划问题上,欠发达地区要有跨越式理念,在规划的档次上要适度超前,尽量避免重复走发达地区已走的并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老路。追求短时间、低成本效果,就是通过科学规划减少追赶发达地区的时间,降低追赶成本。在规划的实施上则可以

6、分步进行,条件成熟的先实验,条件不成熟先预留。具体可采用“四个一批”的办法:一是设施配套一批。根据“农民最直接、最需求”的原则,在避免重复投资的基础上,优先考虑解决饮水工程、移动网络工程、有线电视工程等最基本的配套设施,在对现代基本文明的享受上缩小与发达地区农村的差别。二是旧村改造一批。对在公路沿线并且农民经济收入相对比较高的村,实施以拆旧建新为主的规划和改造,力争培养几个示范点,对其它村起到一种激励、引导作用,也作为对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高要求的响应。三是村容整治一批。对大多数地处偏僻、农民收入也较低的村,村容整治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载体,通过对垃圾和污

7、水的整治,使农民的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四是整合转移一批。对一些配套设施无法覆盖的规模较小的自然村,动员农民实现下山移民,走梯度转移之路,条件好的可直接鼓励进城进镇,条件较差的鼓励和帮助向中心村转移,让年轻的农民大多数脱离高山远山的生活环境,使这些自然村最终实现自我“矮缩”,把山还给野兽,把生态重新恢复。3、破解“钱从何处来”的难题。投资问题是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最“瓶颈”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要“两条腿”走路:一是作为上级政府,对欠发达地区要实现政策倾斜,加强推动。因为:一方面,这是体现党和政府对欠发达地关怀的最直接的载体,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