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简案)

教学设计(简案)

ID:7230198

大小:2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2-08

教学设计(简案)_第1页
教学设计(简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简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简案)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课神权下的自我一、教学目标:(一)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二)省指导意见要求:知道下列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薄伽丘与《十日谈》、但丁与《神曲》、彼特拉克,达·芬奇与《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认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知道《九十五条论纲》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说明:达·芬奇及其代表作品教科书中没有提及,教学中要予以补充。二、教

2、学重点: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内涵;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内容。三、教学难点: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内涵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阅读品鉴:教皇亚历山大三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之间的故事。通过该故事引出神权笼罩下的中世纪(基督教建立神权统治的背景,了解即可,不要求掌握)。【教授新课】一、文艺复兴首先带领学生通过“时空漫游”的方式一起走进“文艺复兴博物馆”。博物馆分为两部分:文学馆和美术馆一、文学馆:主要介绍四个代表人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和莎士比亚。每一个代表人物的幻灯片包括:头像图片、名人名言、个人简介、代表作品赏析。通过对

3、这四个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的赏析,归纳出作者的思想主张以及其中所蕴涵的人文主义精神,并从中发现文艺复兴发展的历程。二、美术馆:根据省指导意见的要求,补充了达·芬奇及其代表作品《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简要对达·芬奇和他的作品进行介绍,主要是从这两幅作品中发现其中的人文精神(关注人和人的价值,人性之美)。最后,归纳这些作品所反映的共同主题——人文主义。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这些伟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们,他们用他们不朽的作品也在向世界证明着人的价值和人的能力的伟大!【过渡】这些作品确实把“人”又一次重新发现了出来,可是能够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人

4、”的尊严和价值的毕竟是少数,因为当时欧洲大部分的人都未受过教育,无法阅读和欣赏这些作品,因此,让更多的“人”解放出来的重任就交给了一个人物——马丁·路德。简单介绍宗教改革的相关背景,因为前面已经涉及,不必讲的太多。当讲到马丁·路德张贴出《九十五条论纲》的时候,展示一张幻灯片:马丁·路德与教皇特使之间的一段辩论,并让学生从中归纳出马丁·路德的观点:1、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因信称义);2、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与上帝直接对话;3、《圣经》代表着理性和思想自由。影响:(1)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人格独立)和精神的自由(思想自由);(2)引

5、发了德国和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的影响:(1)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2)使西欧人从长久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3)为启蒙运动作了思想准备;【课堂小结】根据今天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课后思考】最近著名学者刘军宁先生倡导“中国需要一场文艺复兴”,产生了巨大反响。你认为中国是否需要一场文艺复兴?【板书设计】但丁《神曲》文学彼特拉克神文艺复兴薄伽丘《十日谈》权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下的美术: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自我宗教改革: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