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施质量强市核心战略的有效途径

探索实施质量强市核心战略的有效途径

ID:7255353

大小:35.4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2-09

探索实施质量强市核心战略的有效途径_第1页
探索实施质量强市核心战略的有效途径_第2页
探索实施质量强市核心战略的有效途径_第3页
探索实施质量强市核心战略的有效途径_第4页
探索实施质量强市核心战略的有效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索实施质量强市核心战略的有效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索实施质量强市核心战略的有效途径探索实施质量强市核心战略的有效途径 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追求发展质量成为“十二五”主基调的今天,质量已经成为引领和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质量是经济强市建设的重要引擎,也是经济强市建设的决定因素。加快推进XX经济强市建设,必须坚持质量先行,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以质量强市夯实经济强市的坚实基础,以质量强市增强经济强市的竞争优势,以质量强市打造经济强市的声誉和形象。推动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其关键点就在于回答和解决质量强市战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

2、问题。 一、质量强市战略的具体含义   当前XX经济的发展进入到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主要表现为,从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升级,从私人产品向公共产品升级,从追求物的发展到追求人的自身发展升级。在发展理念上,重视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就当前实际发展阶段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抓住新一轮发展的有利契机,通过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迅速增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二、质量强市战略重点实施的领域   随着质量作为核心要素向人类社会各领域的渗透,质量的内涵可以应用到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乃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

3、族。目前国内各地的经验是在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领域推动质量强省,有的地方还覆盖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可以从四个重点领域先行着手: 产品质量。   加快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标准化建设,夯实产业发展质量基础;加快技术装备更新、工艺优化和新产品开发,促进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质量竞争力。以优良品种、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工程质量。   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勘察、设计

4、、施工、监理各环节的管理,提升工程质量水平,特别是抓好建筑、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等重大建设工程的耐用性、安全性,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节能、环保、安全、信息、智能技术含量,增强工程质量技术创新能力。 服务质量。   在商贸、物流、运输、金融、软件信息、检验检测、工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实现服务质量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在文化教育、邮电通讯、医疗卫生、旅游娱乐、住宿餐饮、社区服务、市政公用、房地产和物业等生活性服务领域,推进专业化、

5、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提高标准的覆盖率,提升社会满意水平。 环境质量。   充分运用标准、认证、计量、检测等技术支撑手段,发展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普遍应用节能环保型产品,全面推广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大力推动资源节约取得明显成效、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三、质量提升助推XX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实施以质取胜、名牌发展、技术标准等系列战略,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壮大发展,产品质量实现从无牌到贴牌再到创牌的飞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XX年,我市打造了14家示范试点单

6、位,树立了企业先进质量管理的标杆和典范。XX年,发动全市239家企业开展“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示范推广活动,其中,有105家企业因关、停、转等原因,经确认不再继续进行示范推广工作。XX年全市134家质量提升示范推广企业全部通过省质监局验收。 地方党委政府重视质量程度明显提升。   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省政府进一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实施质量发展纲要XX年工作计划的实施方案》,将质量安全责任纳入了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内容。今年7月,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分管

7、副市长担任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彰显了XX市坚持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质量强市”的坚定决心。 质量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大幅提升。   由XX质监局承建的天然气国检中心主体工程正按进度推进,省苎麻中心承担的苎麻及制品质量已纳入国家公检,质检认证已达1179项、2392个参数,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86项,特种设备检验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甲类检验资质,能开展31个检验项目。成功申报总局科研项目1项,承担总局1项科技项目通过验收。 全市质量总体水平和品牌建设持续提升。   四川名牌产品总数增至6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1

8、个,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7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1个,获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48家,获质量信用AAA、AA、A等级企业80家。今年上半年,工业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88.62%。 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