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质量强市 促进地方经济转型

推进质量强市 促进地方经济转型

ID:7255664

大小:35.0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2-09

推进质量强市 促进地方经济转型_第1页
推进质量强市 促进地方经济转型_第2页
推进质量强市 促进地方经济转型_第3页
推进质量强市 促进地方经济转型_第4页
推进质量强市 促进地方经济转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推进质量强市 促进地方经济转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推进质量强市促进地方经济转型推进质量强市促进地方经济转型 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随着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的贯彻实施,特别是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注重提高发展质量,质量强市战略已被提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对此,就如何推进质量强市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质量发展工作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以重视   质量发展就是提升上述质量的总体水平,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从而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号经济强国,他们对质量问题非常重视,20年前就设立了“波

2、罗米奇国家质量奖”。战后的日本和德国以质量立国,迅速摆脱战争阴影,成功跻身发达经济体。这些都足以说明质量与强国的因果关系。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概莫能外,实际上是产品质量高低、品牌多少和影响力强弱之间的竞争,拥有消费者信得过的质量品牌,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最大的财富、最亮的名片盒最好的广告。纵观世界,人们一提起德国,就想到了奥迪、宝马、奔驰;一提起日本,就想到了索尼、松下;一提起法国,就想到了香奈尔、皮尔卡丹。放眼全国,全国经济前四强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四省,GDP占全国的40%,这四个省“中国名牌”产品数也位居全国前四位,共有1000余个中国名牌,占全国的50%多一点

3、。再看四川,区域经济越发达的地方,质量品牌也越多,去年全省GDP列前3位的XX、XX、XX,名牌总数也居全省前列,共有中国名牌19个,四川名牌数516个,长虹和九州引领了整个XX电子产业,二重和东汽带动了XX的重大装备产业,郎酒和老窖为XX经济撑起了半边天,这就是品牌产生的强大影响力。   多年来,我国质量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但因质量安全而引发的不和谐问题时有发生,涉及质量问题的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现象屡屡出现。“问题奶粉”、“黑心棉”、“地沟油”、“瘦肉精”等一系列质量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刺痛着每一个消费者的神经。我国每年因假冒伪劣商品造

4、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000亿元以上,假冒伪劣案例不胜枚举,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大拉菲年产量仅24万瓶,但是在中国就卖了200万瓶。可以说,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好”和“快”的问题,就是“质”和“量”的问题。抓质量,“好”字当先,以好求快,才能使发展更强劲、更持久。没有质量的发展,就不是科学发展、转型发展。XX要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务必以超前的思维、战略的眼光,充分

5、认识全面推进质量发展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作用相结合、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相结合、事前加强服务和事后加强监管相结合等基本原则,促进全社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质量基础建设明显加强,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质量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二、清醒认识我市质量发展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强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我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在产品质量方面,截止XX年,全市创建中国名牌3个、四川名牌产品46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品牌总数居川东北首位,品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53家企业生产的70类产品采用国际标准

6、,优势企业参与制订标准156项,180家企业创建为省级质量信誉企业,148家企业和1个街道办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8家企业获得国家计量免检资格。全市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已培育国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49个,西充获得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称号,有机产品涉及五大类92个品种,品种居全国之首,规模居西部第一。在工程质量方面,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均达到100%。在服务质量方面,餐饮、旅游、金融、物流、商务及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全市现有8个国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居全省第三、川东

7、北第一,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目前,XX既面临做大经济总量的重要任务,又面临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巨大压力,在质量问题上的放松、懈怠,就意味着自我淘汰、被人赶超。纵观我市经济发展现状,无论城市经济,还是农村经济,仍处于粗放型、低层次发展阶段,有品牌无市场、有数量无质量、有产品无商品的现象在城乡企业、产业发展中不同程度存在。就三次产业而言,第一产业中,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数量少且未形成优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占比不高;第二产业中,普遍存在能耗与效益、投入与产出不协调的问题,缺少自主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