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ID:7260146

大小:34.4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09

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_第1页
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_第2页
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_第3页
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_第4页
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随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但是由于改革的逐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基层社会各方面也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新的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不仅进一步增多,而且向深层次发展,在一些地方表现得还较为突出。为正确分析、把握新形势下我县矛盾纠纷的新特点,及时妥善处理当前各种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农村,我们对当前农村社会的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矛盾纠纷的现状及特点   1、群体性增多。基层矛盾纠纷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易于引起具有相同

2、利益关系人的共鸣,进而形成群体行为,诸如税费征收、征地补偿、资源权属、职工下岗、民师辞退、医患纠纷等问题,涉及到某些群体的切身利益,很容易在一些人的组织串联和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下酿成群体事件。 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随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但是由于改革的逐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基层社会各方面也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新的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不仅进一步增多,而且向深层次发展,在一些地方表现得还较为突出。为正确分析、把握新形势下我县矛盾纠纷的新特点,及时妥善处理当前各种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3、,建设和谐农村,我们对当前农村社会的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矛盾纠纷的现状及特点   1、群体性增多。基层矛盾纠纷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易于引起具有相同利益关系人的共鸣,进而形成群体行为,诸如税费征收、征地补偿、资源权属、职工下岗、民师辞退、医患纠纷等问题,涉及到某些群体的切身利益,很容易在一些人的组织串联和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下酿成群体事件。   2、对抗性增强。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也存在着对抗性。从现实情况看,过去因矛盾纠纷引发的越级上访等,方式比较温和,现在对抗性明显增强。如今年10月,我县周巷镇发生1起普通交通

4、事故,有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处理,但当事人还是组织20多人到县政府上访。   3、长期性明显。一些矛盾纠纷由于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一旦形成,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如村级、学校债务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化解,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4、突发性上升。农民以独立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后,在权益归属和界定方面引发的债权债务纠纷不断增多。特别是农村山林、土地流转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而引起的矛盾纠纷不易预防。如税费改革前,我县农民进城务工多、土地荒芜多,农村税费改革后,土地产生的价值相对增多,进城务工农民纷纷回乡种地,因此引发的矛盾纠纷逾来逾多。   5、帮派势

5、力介入。一些地方宗族房头意识有所抬头,极个别地方地痞、地霸拉帮结派,插手村、组事务,甚至操纵基层政权,欺压群众,群众怨气很大,形成了新的社会矛盾。由于帮派从中作祟,更容易诱发、激化矛盾纠纷。如,农村非正常死亡引发的停尸闹丧事件便带有这种性质。 二、矛盾纠纷的成因   从调查的实际情况看,我县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农民切身利益受到影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限制,特别是近几年来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农产品市场疲软,造成农民增收困难,贫困人口依然大量存在;加之少数基层干部工作不深入,方法不当,直接损害了农民利益而诱发矛盾。   2、少数执法人员执法

6、不公。虽然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少数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利用手中的权力,吃拿卡要,搞不正之风,甚至执法违法引起了群众不满,产生对立情绪。   3、群众法制观念存在偏差。随着我国法制建设和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入,群众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增强。但群众的法制意识普遍停留在法律权力层面上,法律义务意识淡薄,群众强调个人权利的实现,忽视公共秩序的维护。还有的群众在追求诉求实现的过程中,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想在部分人的思想上根深蒂固,遇到矛盾,动辄采取群体上访的形式,向职能部门施压。有的群众甚至故意将矛盾扩大化、升级化,以引起有

7、关部门的重视。   4、城镇建设欠帐太多。在公益设施建设、集镇建设等方面征用了部分群众的承包地,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补偿不及时,农民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建设过程中,农民投工投劳没有得到合理的报酬。   5、基层组织弱化。少数地方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甚至几近瘫痪,对群众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些村干部素质不高,工作方法简单或有贪占行为,造成群众对基层干部的不信任。   6、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由于基层群众思想文化素质不高,法制观念不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