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各章节选择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各章节选择题及答案

ID:7268858

大小:78.35 KB

页数:70页

时间:2018-02-09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各章节选择题及答案_第1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各章节选择题及答案_第2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各章节选择题及答案_第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各章节选择题及答案_第4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各章节选择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各章节选择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章节习题选择题答案教育学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2.B【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初生婴儿吸奶是本能反射。3.A【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这是教育有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属性。4.D【解析】教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包含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5.A【解析】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教育

2、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主导性因素。6.D【解析】利用孔子学院可以传播中国古代儒家传统文化,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传播功能。7.C【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二者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8.C【解析】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9.A【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10.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根据文献记载,

3、中国早在五帝时期已有名为“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是萌芽状态的学校。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主要有两类:“序”和“校”。11.B【解析】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教育,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首先排除A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属于古代社会的教育,都存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情况,因为奴隶社会早于封建社会,故选择8项。12.B【解析】隋唐时期的选拔制度是科举制。它打破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官吏选拔制度,在我国封建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3.A【解析】(‘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是“六艺”教育的中心。14.

4、C【解析】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学术知识。15.A【解析】封建社会的教育特点有: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官学与私学并存。双轨制是近现代教育的特点。16.D【解析】古代埃及开设有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强调“以僧为师”“以吏为师”。17.A【解析】教会教育的教育机构主要是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郊区学校三个层次,教育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音乐)。18.C【解析】现代教育的“终身化”是指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终身学

5、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这一特点。19.D【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教育多元化。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20.C【解析】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21.D【解析】题干中的“化民成俗”和“建国君民”都是指治理国家和管理人民,是属于“政治”这个范畴内的概念,这两句话都阐述了政治与教育的关系。22.D【解析】这句话是

6、说劳心者作为统治阶级,无须从事生产劳动,而劳力者作为被统治阶级,通过生产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供养统治阶级。这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特点。23.B【解析】经济发展影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教育体制等。一个国家的文盲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普及的程度体现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4.B【解析】题干中所涉及的是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由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明显作用,可知教育有经济功能。25.B【解析】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26.A【解析】马克思说

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7.B【解析】题干中的语句是华生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认识,反映了他对环境决定论的经典论断。28.B【解析】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洛克提出的“白板说”属于典型的外铄论。29.B【解析】题干所述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30.C【解析】题干中的语句是一种比喻,比喻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31.A【解析】“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的名言,是他对遗传决定论的经典论断。32.A【解析

8、】题干的描述体现了遗传决定论。33.B【解析】“成熟势力说”是心理学家格赛尔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