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

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

ID:7274093

大小: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10

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_第1页
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_第2页
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_第3页
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_第4页
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核心信息:一、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每个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健康。二、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与躯体健康和躯体疾病一样,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三、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重视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四、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和老年期痴呆。五、怀疑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医疗机构接受咨询和正规的诊断与治疗。六、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七、关心、不歧视精神疾病患者,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八、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

2、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促进精神健康和防治精神疾病是全社会的责任。知识要点:一、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每个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健康。健康(health)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精神卫生问题(mental health problems),又称心理卫

3、生问题。精神卫生问题的存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人都会存在精神卫生问题,自己可能意识不到。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又称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是指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产生精神症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使患者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造成主观痛苦的一种疾病状态。现行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将精神疾病分为10大类72小类近400种。10大类为:1.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老年期痴呆。2.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如酒精依赖综合征。3.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4.心境(情感)障碍。如抑郁症和躁狂

4、症。5.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如焦虑症。6.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失眠症。7.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如偏执型人格障碍。8.精神发育迟滞。即通常所说的智力低下。9.心理发育障碍。如儿童孤独症。10.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二、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与躯体健康和躯体疾病一样,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生物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产前产后的发育情况、躯体疾病和成瘾物质等。如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要比没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容易患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相互影响,精神疾病会加重躯体疾病,患有躯体疾病也

5、会增加患精神疾病的危险性。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心理因素包括人的个性特征、对事物的看法、应对方式和情绪特点等。如心理负担过重、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心理反应大,均可能诱发精神疾病。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社会因素包括生活中的各种大事、意外事件和不良事件、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文化、环境等。如天灾人祸、亲人亡故、工作或学业受挫、婚姻危机、失恋等重大生活事件是诱发精神疾病的重要社会因素。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人生的各个阶段。各因素之间的良性作用是精神健康的保护因素,反之则是精神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当危险因素作用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而通过消除危险因素、加强保护因素可以预防精神

6、疾病的发生,促进精神健康。三、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重视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婴幼儿(0-3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婴幼儿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学龄前儿童(4-6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避免学龄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

7、年(13-18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中青年(19-55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